苏沪杭实习

 

扬州市职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苏杭综合实习

指导手册

 

 

 

     编    制:园林教研室

   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六月

   修订时间:二〇一六年三月

 

目 录

<苏州篇>

1. 网师园       

2. 拙政园       

3. 留园

4. 狮子林

5. 环秀山庄

6. 虎丘

7. 艺圃

8. 沧浪亭

<杭州篇>

1. 太子湾公园     

2. 花港观鱼       

3. 三潭印月

4. 花圃

5. 平湖秋月

6. 灵隐寺

7. 西冷印社

8. 曲院风荷

<上海篇>

上海辰山植物园

 

 

 

 

 

 

 

 

 

<苏州篇>

 

 

 

 

 

 

 

 

 

 

 

 

【网师园】

一、背景资料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友谊路。最初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建之“万卷堂”故址的一部分。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退隐,购得此地筑园,因附近的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名“网师园”。后网师园几易其主,分别曾以“卢隐”、“苏林小筑”、“逸园”相称。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主要是粗瞿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古典山水园林,总面积约8亩余,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网师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与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实习目的

(1)学习以水面为核心的庭院造景手法。

(2)学习网师园造园中,如何处理山与水、建筑与植物的关系以达到丰富景观的手法。

 

三、造景艺术

(一)总体布局

网师园的园林部分面积不大,约0.47hm2左右(包含住宅),在平面上,采用主景区居中的方法,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周围布置建筑物,营造出小中见大的效果。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了主辅景区对比的手法,以水池为中心的主景区,周围环绕一些较小的辅景区,产生空间的对比,同时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

网师园主景区中,以水面为中心,各景点皆围绕水面布置。水池南布置有“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云冈”(假山)等景点,北部为“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东侧“射鸭廊”,西侧“月到风来亭”,整个主景区通过对尺度比例的精妙把握,对空间抑扬、收放的自如处理,对园林建筑遮掩、敞显的潜心安排,使数亩小园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园中有园,景中有景,耐人寻味。

为使主景区空间景物前较为开阔疏朗,将体量较大的主体建筑皆退离水边,并采取多种手法来淡化、虚掩,池南的“小山丛桂轩”与池北的“看松读画轩”均远离水池,以减小体量感。“小山丛桂轩”前布置名为“云冈”的假山,将建筑遮去大半,“看松读画轩”前布置叠石花台,老松古木,使其虚渺淡隐,以取得扩大空间,丰富景观的效果。

而一些小体量的建筑皆贴水而建,通过尺度对比,反衬水面之辽阔。临水最大的主体建筑为“濯缨水阁”,其体量只略大于水榭,比通常园林中的主厅要小得多。“竹外一枝轩”与“射鸭廊”为一组变化丰富的园林小品建筑,极尽变异之能事。扩大的敞廊,虚实相间,名为“竹外一枝轩”,而收进的半轩却名为“射鸭廊”。它们与前面的山石、树林构成了临水的近中景,同时将二层的“五峰书屋”、“集虚斋”等高大建筑遮掩。形成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园林建筑组群,而“月到风来亭”则高耸突出水面,与后部的连廊既分又合,形成池西侧的控制性景点,其虚凌空兀的布置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似乎脱离了连廊的羁绊,独立于水中,似有湖心亭的效果,是古典园林中最精彩的景点之一。

池南的一组假山主峰名“云冈”,是苏州园林中不可多得的黄石假山佳构之一,山势凝重,主次分明,虚实得当,层次参差,与水面结合自然贴切,构成一组以山水景观为主的天然之作。

辅景区由一些面积较小的辅助空间组成,布置在主景区的周围,成为主景区的补充与延伸,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丰富了景观的层次感和深度感,使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西部的殿春簃庭院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辅助空间,庭园布局简练、精致,在宁静中透露出几分凝重与深沉。当年这里曾辟作药园,种满芍药,每逢暮春时分,“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簃庭院北面为一座三间书斋,坐北朝南,斋前辟一露台,东部有曲廊与主景区相通,西围墙上设半亭名“冷泉亭”,东南角有泉名“涵碧”,怪石数点组成一景,整个环境空间尺度宜人,典雅大方,是苏州园林中小庭院之精品。

网师园南部的小山丛桂轩和琴室都有自成一体的小庭院,小山丛桂轩比较开敞,周围环境幽雅,人既可在轩内居坐宴息,环顾四面景物,又能沿廊游览观景,步移景异。琴室的入口从主景区几经曲折方能到达,一厅一亭几乎占去小院的一半,余下的空间中只见白粉墙垣及其前的少许山石和花木点缀,其幽邃安谧的环境与操琴的功能十分协调。网师园北部的集虚斋的前庭也是一个安静的小院,院内修竹数杆,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枝轩可以看到主景区水池的一角.运用透景的手法而达到奥中有旷。此外,网师园还有小院、天井多处,如梯云室、五峰书屋等建筑前的小庭园,或隐或显,或奥或旷,均形成不同的景观,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辅助空间的存在,衬托出了主景区的开朗,使网师园的空间环境,既主题明确。又富于变化。

 

(二)风景园林建筑

作为一个住宅园林,网师园中建筑密度高达30%,但是,由于合理的布局,很好地结合环境,人们在其中生活和游览,并没有建筑拥塞的感觉,反而能体会到一派大自然水景的昂然生机,足见规划设计之精巧。比如小山丛桂轩的室内外空间,相互融汇一体,人在轩内,四面置窗都是优美的景观,虽在室内却置身在琳琅满目的园景之中,使人赏心悦目,心胸畅朗。是建筑与环境结合的佳例。

(三)园林理水

园中水池的布局与整个空间尺度相适应,作为中心的水池,水面以聚为主,面积仅400m。左右,池岸略近方形,但错落有致,驳岸用黄石挑砌,或叠为石矶,上面间植灌木或攀缘植物,斜出松枝若干,表现了一派野趣。在水池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分别作出水口和水尾,并架桥跨越,隐喻了水的来龙去脉,使水体有活水的感觉。中心水池的宽度约20m,这个距离正好在人的正常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的范围内,使游客得以收纳对岸画面构图之全景。水池四周之景无异于四幅完美的画面,内容各不相同却都有主题和陪衬,在池中映衬出天光云影,亭台楼阁,池岸点缀以绿花红草绿,苍松虬枝,湖光山色,油然而生。

东南角布置的小型石拱桥,为苏州园林中小桥之最,运用尺度对比,反衬出池水之广,下设小溪,似水之源,潺潺而入。西北角设曲桥,舒展蜿蜒于水面上,池水似坦坦而去。一入一去顿使整个水池呈现出“活”的生气。

(四)园林植物

在植物配置方面,由于空间不大,主景区以孤植为主,点缀数株古柏苍松,造型各异,或高耸挺立,或虬枝蟠扎,树脚侧隐没于山石花台中,“射鸭廊”前斜升入水池上空的黑松,更是自成一景,与黄山的迎客松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山丛桂轩”周围以桂花、玉兰、梧桐、青枫为主。其他辅空间也有一至两株姿态出众的主景树种,如黄杨、紫薇、罗汉松、白皮松等。与山石配合的点景植物有紫竹、慈孝竹、南天竹、芭蕉、迎春、牡丹等。高与低、近与远、点与面、形与色相互配合,构成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综观全园,网师园以水景为特色,主题突出,布局紧凑,空间尺度比例得当,尤以小巧精致简洁取胜,通过赋、比、兴等创作手法,营造出一个艺术和生活十分完美的空间。

 

四、实习作业

(1)实测小山丛桂轩及周边环境。

(2)实测殿春簃整体院落。

(3)速写2幅

 

 

 

 

 

 

 

 

 

 

 

 

 

 

 

 

 

 

 

 

 

 

 

 

 

 

 

 

 

 

 

 

【拙政园】

一、背景资料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公元15世纪初)的古典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旷远明瑟、平淡疏朗的风格,被誉为吴中名园之冠。

    400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作“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晚唐诗人陆龟蒙宅在此一带。其地势低洼,有池石园圃之属,旷若郊墅。北宋山阴承胡稷言居此,就蔬圃凿池,名五柳堂。其子峄取杜甫诗“宅舍如荒村”之意而名“如村”。元代为大弘寺。张士诚据苏时,此处及任蒋桥等地俱属潘元绍驸马府。

    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解官回乡,用大弘寺的一部分基址改建为宅园,取潘岳《闲居赋》中“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林,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拙政园”。园以水为主、自然疏朗的风格由此奠定。王献巨死后,园宅易主三十余次。先是其子因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时称徐鸿胪园,乔木参天,有山林杳冥之致。徐氏居此园五世,日渐荒废。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荒地10余亩为侍郎王心一所购,建成“归田园居”。

    园中部及西部在明末清初才合二为一,中部池中二丘约在此时形成。顺治十六年,清将祖大寿圈封自娄门至桃花坞一带民居为大营。第二年设宁海将军,驻拙政园。康熙三年,园归苏松常道署,后又归还陈子,不久卖给吴三桂女婿王永宁。王并人道署等处,大兴土木,重新修筑丘壑,极尽奢侈。园貌与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中记载的大为不同。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反清失败,拙政园又为官府没收。十八年,园改为“苏松兵备道署”,参议祖择深修葺一新,徐乾学作记。二十二年,道署裁撤,翌年康熙帝南巡来园。同年所纂《长洲县志》云,园“二十年来展易主,虽增葺壮丽,无复昔时山林雅致。”后由王、顾两富室及严总戎相继居住。乾隆初,园由明末的分割为二再变为三园分立。园中部属知府蒋棨。乾隆三年(1738),蒋棨已会亲友于此。经多年经营,将荒凉满目的园亭修复,名“复园”(恢复拙政园之意)。蒋棨去世后,日久池埋石颓。至道光初虽然有王氏子孙在此居住,园子也已成了菜畦草地。嘉庆十四年(1809),园子卖给刑部郎中海宁查世倓后再修葺,嘉庆末年又归协办大学士尚书平湖吴璥,称吴园。道光二十二年,梁章钜来游览,说园景与160年前恽南田所画拙政园图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西部偏园先后归道台叶士宽、沈元振,其宅第为太常博士汪美基所居,后又分属程、赵、汪姓。东部偏宅第在道光十二年左右,归部郎潘师益父子,并改建瑞棠书屋。同治初,大部归贝氏(汪东:《寄庵笔记》)。太平军入苏,李秀成以吴园及东部潘宅、西部汪宅合建忠王府。忠王府随被改作巡抚行辕、善后局,汪姓房屋归旧主。光绪十三年又加修葺,改园门,建澂观楼,其格局基本保持至今。

    辛亥革命时,曾在拙政园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1938年,日伪江苏省政府在此办公。日本投降后,一度作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舍。解放后,曾由苏南行署苏州专员公署使用。1951年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当时,园中小飞虹及西部曲廊等处己坍毁,见山楼腐朽倾斜,亭阁残破。苏南文管会筹措资金,按原样修复,并连通中西两部,195210月竣工,116日正式对外开放。19541月,园划归市园林管理处。1955年重建东部,19609月完工。至此,拙政园东、中、西三部重归统一。

    拙政园历时400余年,变迁繁多,或增或废,或兴或衰,历经沧桑。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修建的,然而明清旧制大体尚在。该园规模之宏大,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之首,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196134日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1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实习目的

(1)了解拙政园的造园目的、立意、山水、间架、空间划分和细部处理手法。

(2)通过实地考查、记录、测绘和分析,印证和丰富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丰富设计构思。

(3)通过实习,掌握江南私家园林的理法。

 

三、造景艺术

(一)空间布局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而各具特色的小园。

1.中园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与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池广树茂,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亭台楼榭,具有江南水乡的风味。

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主景区的主体建筑,周围环境开阔。远香堂从形制上看为一座明代结构的单檐歇山的四面厅,庭柱为“抹角梁”,并巧妙地分设在四周廊下,因而室内没有一根阻挡视线的柱子,每面装置玻璃长窗,坐在厅内可环顾四面景色。堂北临水为月台,立于平台隔水可眺望东西两山。厅的南面是一座黄石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远山近水,山高水低的感觉。远香堂隔水与东西两山岛相望,东西两岛山将水池划分为南北两个空间。东山较小,山上建有“待霜亭”藏而不露,取唐代诗人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意为名。西山较大,山顶建有结构质朴大方、端正稳重的“雪香云蔚亭”。此亭位于岛之最高处,又居园之正中,居高临下,和远香堂遥相呼应,互为对景。

西山的西南角建“荷风四面亭”,它的位置恰在水池中央,亭名因荷而得名。亭四面为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拂水 。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外形轻巧,亭中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亭的西、南两侧各架曲桥一座,又把水池分为三个彼此通透的水域。与远香堂西面的“倚玉轩”及“香洲”遥遥相对,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小沧浪”横架水面。“小沧浪”取自《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筑,构成了一个闲静的水院。自小沧浪凭栏北眺,透过亭、廊、桥三个层次可以看到最北端的见山楼,显见景观深远、层次丰富。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各路水源在远香堂前汇聚一池,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过“小飞虹”,过“小沧浪”,有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这样的理水手法,符合苏州古典园林关于“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的要领,可称一绝。

“小飞虹”的形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惟一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形。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荡漾,桥影随波浮动,宛若飞虹。

过桥往南是方亭“得真亭”,得真亭面北,前面空地栽植有松柏,成为亭前的主景。柏树经霜不凋,亭名取自左思《招隐》中“蜻蒨竹柏得真意”。

由得真亭向北,有黄石假山一座。其西是清静的小庭院“玉兰堂”,院内主植玉兰花.配以修竹湖石。假山北面临水的是舫厅“香洲”,它的后舱上层名“澄观楼”。香洲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为典型的“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香洲与倚玉轩一纵一横隔水相望,相互映衬。此处池面较窄.在舫厅内安装大玻璃镜一面,反映对岸倚玉轩一带景色,借用镜中虚景而获得深远效果。香洲三面环水,一面依岸,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天地开敞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右顾小沧浪。舫西是船尾,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

过玉兰堂往北是位于水池最西端的半亭“别有洞天”,它与水池最东端的小亭“梧竹幽居”遥遥相对,互为对景。形成中园主景区的东西向的次轴。

梧竹幽居亭是一座方亭,建筑风格独特,四面均为月洞门,在亭内透过月洞门可看到不同的“框景”,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通透、雅致,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由亭向西眺望,巍巍北寺塔,似乎屹立在园内,形成借景。

见山楼位于水池的西北岸,由西侧的爬山廊直达楼上,可遥望对岸的雪香云蔚亭、倚玉轩、香洲一带依稀如画的景色。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从西部可通过平坦的廊桥进入底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山廊或假山石级。它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底层被称作“藕香榭”,上层为见山楼,此楼高敞,可将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原先,苏州城中没有高楼大厦,登此楼望远,可尽览郊外山色。

枇杷园是中部花园的园中园.位于远香堂的东南面,用云墙和假山障隔为相对独立的一区。园内栽植枇杷树,夏初成熟,果实累累.结满枝头,故取“摘尽枇杷一把金”的诗意为名。全园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物又把空间分隔为三个小院。这种造景手法,称为“隔景”。三个小院既隔又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有变化。每个庭院的天井,大小各不相同。海棠春坞尺寸较小,但开了几个漏窗。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视野开阔就显得大。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就开了一个小池塘,使天井大小适宜,园景丰富。北面的云墙上开月洞门作为园门.自月洞门南望,以春秋佳日亭为主题构成一景;回望,又以雪香云蔚亭为主题构成一绝妙的“框景”。 

2. 西园

西园原为清末张氏“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园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建筑呈方形平面,四角带有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馆前的庭院种植山茶花(曼陀罗花),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挑出于水池之上。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由于此馆体形过于庞大,因而池面显得局促,有尺度失调之感。

西园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是一座扇面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此亭形象别致,具有很好的点景效果,同时也是园内最佳的观景场所。凭栏可环眺三面之景,并与其西北面山顶上的“浮翠阁”遥相呼应构成对景。

池东北的一段为狭长形的水面.西岸绵延是自然景色的山石林木,东岸沿界墙构筑水上游廊——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沿着东墙分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三十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这里原来是一堵分隔中、西园的水墙。作为两园之间的分界横在那里。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聪明的工匠借墙为廊,临水而建,以一种绝处求生的高妙造园手法来打破这墙僵直、沉闷的局面,将廊的下部架空。犹如栈道一般。依水势作成高低起伏、曲折变化,使景观空间富于弹性,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

水廊北端连接“倒影楼”,作为狭长形水面的收束.并与见山楼东西相望。倒影楼是因为从前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幢楼阁的倒影而得名。

水廊的南面是“宜两亭”,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亭基抬高,六面为窗,窗格为梅花图案。登上宜两亭,可以俯瞰中部的山光水色,这是造园技巧上“邻借”的典型范例。

从三十六鸳鸯馆向西,渡曲桥为临水的“留听阁”,阁前有平台,两面临池,由此北行登山可达山顶的“浮翠阁”。这是一座八角双层的建筑,处在全园的最高点。但阁的体量稍嫌过大,多少影响西部的园林尺度。自留听阁以南,水面狭长,在水面的南端建“塔影楼”,与留听阁构成南北呼应的对景线.适当弥补了水体本身的僵直呆板的缺陷。

3.东园

东园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秫香馆、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二)造园理法

1.理水

据《王氏拙政园记》记载,原地“居多隙地,有积水恒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这充分反映出建园者利用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形成碧水浩淼的特色景观。拙政园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近代重建者用大体量水面营造出园林空间的开朗氛围,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建园风格。主要建筑均滨水而建,竹篱、茅亭、草堂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驳岸依地势曲折变化,多以山石砌筑,大曲、小弯,有急有缓,有高有低,节奏变化丰富。驳岸山石布置,采取上向水面挑出.下向内凹进,不但使水有不尽之意,而且使岸形空灵、险峻,美在其中。

园中水面处理与空间层次创造相结合。基本手法有两种,一是采用狭长水面拉长视线,再加上建筑的点景、植物的掩映、驳岸的处理,造成水边无边无际的感觉,丰富了空间层次,如该园的小沧浪处,倒影楼处之水景。二是采取在水面上架桥,用桥分隔水面空间,使水面有层次感,而且处理得更为含蓄。拙政园的“小飞虹”,是廊桥,将水面分隔,更有空间层次感。透过廊桥,外面景致虚虚实实,可谓园林空间的极致了。

 

2. 建筑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疏朗典雅。到晚清时期,厅堂亭榭、游廊画舫明显增加,中部建筑密度达16.3%,但群体组合空间变幻曲折、错落有致;如由小飞虹、得真亭、小沧浪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形成的一组水院,独具特色;水院之东的听雨轩、玲珑馆和海棠春坞庭院组群。这三栋轩馆通过回廊和院墙的联结,形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环境气氛各异的四个院子和天井,它们十分自然地穿插组合,以极其简练的手笔取得了错落有致、极富韵味的景观构成。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才能够在不大的空间内,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这既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普遍手法。

3.植物

拙政园向来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在明代王献臣始建拙政园时就广植花木。文徵明曾绘图31幅,作《王氏拙政园记》,记述园中景物,其中以花木命名的景点,如玫瑰砦、蔷薇径、芭蕉槛等就占一半以上,如竹涧,“夹涧美竹千挺”;瑶圃,“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园虽经历几百年的苍桑变迁,园主们对花木的热爱却没有改变。据统计,园中绿化面积共28.8亩,占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树木2600多棵,百年以上古树二三十棵。

(1)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注重选择植物的“比德”思想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有以物“比德”的传统,到孔子而树立典型。中国园林植物的选择受其影响,尤其在文人写意园中注重植物的“比德’’思想。拙政园水面开阔,池中   种植莲花。莲花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日:“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诚花之君子也。”把莲花列入花中君子,象征高贵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沿水面周围多处布置了与赏莲有关的建筑,成为拙政园的主题景区。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留听阁、香洲等,有利于人们从多种角度欣赏和感受。

园中许多建筑都是与植物的欣赏相结合,如以梅花组景的雪香云蔚亭,以海棠组景的海棠春坞,以梧桐、竹子组景的梧竹幽居,以芭蕉组景的听雨轩,以枇杷组景的枇杷园等等,形成以观赏花木为主题的多处景区.并通过对联、匾额等赞颂花木精神,升华了园林意境。   

(2) 在植物配置上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    

清初画家恽南田作拙政园图,题跋上言:“秋雨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冈,叠石峻山,下临清池,石间路盘纤,上多高槐,柽、柳、桧、柏虬枝挺然,迥出林表。绕堤皆芙蓉,红翠相间,俯视澄明,游鳞可数,使人悠然有濠濮间趣。”植物和空间环境相互配合,富有山林野趣。

在拙政园的荷池四周,垂柳轻拂,迎春连翘,低垂于水面;更有濒水的芙蓉、碧桃、紫薇、夹竹桃相互掩映,池中则荷叶田田。山间林地,多植松柏、高槐、杉树、枫杨、女贞,间以观花观果的大中乔木如玉兰、木瓜、梨树、橘树等,低灌木如构骨、六月雪、南天竹,地被植物如书带草等,形成丰富的种植层次。

(3)拙政园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植物的季相特征

阳春三月,拙政园里柳枝拂水,桃李争春。可以看到玉兰堂前玉兰盛开,温润如玉,幽香醉人。可至海棠春坞赏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东坡诗)。仲夏时节,池畔浅紫、粉红的紫薇花掩映着,池中荷叶阵阵,荷香沁鼻。驻足荷风四面亭可以领略到“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积水一房山”的情景;山坡上浓荫匝地,令人暑气顿消。秋风起时,园中并无萧瑟景象,春华秋实,正是收获的季节。待霜亭是赏秋景的佳处。登高望远,秋水长天,山坡上金橘满枝,火红的石榴低垂,枫叶灿若红霞。园内桂花飘香,真是使人志清意远的佳景。寒冬腊月,蜡梅绽放,暗香浮动,松柏长青。

拙政园花木的成功运用表现了中国古代造园家们运用花木的成熟和高超技巧,它典型地表现在集中以某个花木为主题.赞颂花木精神;重视花木的天然生长状态,花木种植宛若天成。

4.空间

拙政园在构景上通过收放、对比、藏露、围透、借景与对景、虚与实对比等手法,营造了一个开合有致,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空间。

以中部为例,靠北的景区是以大水面为中心形成的较为“疏”的山水环境,山池、树木及少量建筑将其划分,再利用隔断、漏窗等形成通透视线,隔而不断,虚实空间相响应。这种互相穿插又处处沟通的空间层次,既有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也使其疏朗开阔、平淡简远,具自然野趣的特点凸显了出来。靠南的景区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和较内聚的空间,建筑的密度比较大,提供园主人生活和园居生活的需要。这里以对比的手法,以次景区的“密”反衬主景区的“疏”,达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效果。

拙政园的中部由多景区、多空间复合构成,园林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有山水为主的开敞空间,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敞空间,也有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这些空间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序列组合。大抵具备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出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的组景韵律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空间组织上的开合变幻的趣味和小中见大的特色。

5.色彩

拙政园以黛瓦为顶,白墙为屏,栗木为柱,绿树为幕,缀以红花翠果,以实物景象的色彩关系营造出浓淡相宜、淡雅明快的气氛和韵味,宛如现实生活中的“写意山水画”。

以绿为底。绿色是自然的色彩.使人感到和平与宁静,也是整个拙政园的底色。绿色植物一方面对改善园子的小气候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拙政园里以“绿”为主题的景点有“绣绮亭”、“晓丹晚翠”、“浮翠阁”。诗人朱临有描写拙政园翠色的诗句:“环池曲水当春绿,叠石苔级遇雨青。”渲染出拙政园碧绿的氛围环境。

以花卉、果实色彩作为点缀。只有绿色的世界是单调的,因此在园林的色彩设计中少不了色彩缤纷的花卉、果实来点缀。

拙政园里,花木的搭配充分考虑了花的色彩和花期。红花与绿叶色彩对比强烈.互相映发,令人心情愉悦。园内春有桃花、杜鹃、牡丹、芍药、玉兰,夏有荷花、石榴、睡莲,秋有菊花、炮仗红,冬有梅花等。各处景点皆有花木映衬主景。拙政园犹以荷花闻名,夏日池塘里满眼田田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点缀其间,正如诗人所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果实也是醒目的景观,秋天累累硕果的色彩同样引人注目。

园林里建筑类型丰富,亭台楼阁高低错落,如果色彩过于复杂,势必影响整体的格调.甚至有可能喧宾夺主。在形式美的创造中,色彩比造型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当建筑全部采用粉墙黛瓦的无彩色,它们非常容易和有色彩协调起来,丰富的形象极为和谐,配以水石花木,就产生了平淡素净的色彩美,显示出一种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的山水画的艺术效果。

 

四、实习作业

(1)草测与谁同坐轩及其环境的平面、立面

(2)草测自腰门至远香堂及东西两侧导游线路平面。领会“涉门成趣”、“欲扬先抑,欲显先隐”的造景手法。

(3)速写2-3幅

(4)以实测内容为基础,分析拙政园的造园特点及手法。

 

 

 

 

 

 

 

 

 

 

 

 

 

【留园】

一、背景资料

苏州留园在苏州闾门外下塘一带,即今留园路79号,原占地面积3.33h㎡,现占地面积为2h㎡。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建东、西二园,其子徐溶将西园舍宅为寺,即现今的戒幢律寺。东园中史料记载有周秉忠创作的“石屏”山。作普陀、天台诸峰状,高三丈,阔二十丈,宛如山水横披画。东园布置奇石,有相传为北宋花石纲遗物的瑞云峰(太湖石峰)一座。清初园渐荒芜,屡易其主,后由刘恕(号蓉峰)拥有东园故址并扩建为寒碧山庄,与今日留园中部的楼阁可以一一相对,中部基本是清嘉庆初年的格局,由于园居花步里,又称花步小筑,俗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道光三年,对外开放,轰动一时。咸丰十年后,园渐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盛康拥有此园,改偕音名留园。光绪十四年至十七年,增辟留园义庄(即祠堂),扩建东部冠云峰庭院和西部,与现今留园规模相同。曾先后被日军、国民党军队占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修复此园。1997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实习目的

(1)了解留园的历史沿革,熟悉其创建历史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2)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测绘等工作掌握留园的整体空间布局及造景手法等。

(3)将留园与其他江南园林作横向对比,归纳总结其异同点,掌握其主要的造园特点。

(4)将留园实践实习与理论知识印证,在建筑、地形、空间结构、植物等方面分别总结。

 

三、造景艺术

(一)空间布局

留园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分中、东、西、北4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主,为明代寒碧山庄的基本构架,池碧水寒,峰回峦绕,古木幽森;东部以建筑庭院为主,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人胜;西部环境优雅清静,富有自然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留园位于住宅后面,进园入口位于东部鹤所附近,因当时私家园林有开放的习俗,因此另辟园门。

1.中部

中部是原来涵碧山庄的基址,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为山北池南,假山的朝阳面面对重要的观景建筑涵碧山房。以池水为中心,东、南为建筑。园门至古木交柯、花步小筑处的建筑空间处理得非常巧妙。

古木交柯是位于留园中部山池主景区的人口部分,从园门进入,经过一段空间曲折变化的小巷,进入到古木交柯小院中。特点有两点:①景由境生。靠祠堂北墙建有砖砌花台,原生有古柏,自生女贞与古柏相连理,故称古木交柯。现补种古柏、山茶、天竹,与其“交柯”之名略有出入。②虚实变化。古木交柯北侧亦轩亦廊的建筑.用不同的漏窗形成漏景,漏窗的花格由东向西.由密渐疏,西侧与绿荫轩之间以空窗相隔,利用光影变化进行引导游人向西进入“绿荫”。

从古木交柯处有向北、向西两条不同路线。

(1)第一条路线

从古木交柯向西走经花步小筑、绿荫轩、明瑟楼、涵碧山房、爬山廊、闻木樨香轩、远翠阁,进入五峰仙馆庭院。

花步小筑天井和绿荫轩在古木交柯西侧。特点有两点:①框景与空间交融。与古木交柯以洞门相隔,虽不能进入而以洞门为框,从古木交柯处可框景花步小筑的石笋和古藤,具有向西引导游人的功能。②以景点题。因此园位于明代的花步里(“步”通“埠”),即装卸花木的埠头,当时园主谦虚而起名为“花步小筑”。山石花台平铺于墙角。作石矶状,以石点题。绿荫轩为硬山造,由于轩东原有老榉树一棵而得名。西侧有青枫和十二峰中的玉女峰(俗称济仙石)。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以雕花隔扇将花步小筑天井和绿荫轩隔开,从绿荫轩中向南隔雕花隔扇漏景天井内的石笋.向北则视野开阔,望及中部湖面。不足是距水面略高。

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在绿荫轩西侧。涵碧山房为卷棚硬山式,取意自宋代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明瑟楼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而名。特点有三:①先乎取景,妙在朝南。涵碧山房是中部的主体建筑,南侧庭院较大,以满足甘照.院中牡丹花台做法巧妙。②荷花厅。荷花厅为隔水与山相望,水中种荷花(即荷池),被称为荷花厅,多为面阔三间,一面或两面朝向主要的景观,也可于山墙处开窗取景。涵碧山房为荷花厅,东侧与明瑟楼相接,北侧设月台与水池相邻。③山石镶隅。明瑟楼南侧的“一梯云”为湖石镶隅,取郑谷诗云:“上楼僧踏一梯云”之意,假山西墙为明代董其昌手书“饱云”二字,湖石镶隅陡峭,显云之意境。

涵碧山房西为别有洞天,连接进入西部的之字曲廊。从别有洞天向北,经过一段廊之后.连接爬山廊。在山腰处设云墙,爬山廊不仅与云墙若即若离,单面空廊(一侧靠墙)与双面空廊(两侧均不靠墙)交替,形成一侧观赏与两侧观赏的交替游览,也形成了趣味性的小天井,同时也随山势高下起伏,明暗变化丰富。

闻木樨香轩位于中部西墙爬山廊的山顶位置。木樨即岩桂,山上遍植桂花,是观秋景的佳处。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园景色尽收眼底,是对景池东曲溪楼的主要位置。     

通过中部园内北墙南侧的“之”字曲廊进入远翠阁。“之”字曲廊的使用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之”字曲廊地处平地,以自然山石进行烘托,创造延续南侧爬山廊的山林意境。在北墙前原有“自在处”(现今远翠阁处)、‘‘半野草堂”等建筑,以此廊连接,现已不存。阁名取自唐方千“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平面为正方形,顶为双层卷棚歇山造。阁南有明代青石牡丹花台,阁东有大型湖石花台,配置较为丰富。

(2)第二条路线

从古木交柯向北走则分别经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进入五峰仙馆庭院。

曲溪楼、西楼在古木交柯北侧,沿水池东岸展开,曲溪楼取意自《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谿”之意,曲谿即曲溪,八角形门洞上刻有文征明手书“曲谿”砖额。特点有以下两点:

①尺度得宜。由于在水池东岸,故而尽量减少尺度,形成面阔大于进深的狭长带形.采用了单檐歇山造,并且是单坡,也就是“半”个楼,以免在池东、南等处远观曲溪楼时感觉体量过大。

②粉墙漏景。一层以粉墙为纸,墙西配置奇石、植物,形成丰富投影与衬托。一层粉墙上多开大型漏窗,利用漏景、框景的方法打破长直立面带来的单调性。

清风池馆为单檐歇山造水榭,取意自《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楚辞·九辨》“秋风起兮天气凉”等句。四面墙的做法不同。西面开敞,临水凭栏可望池中小蓬莱岛:东面为镂花隔扇,漏景五峰仙馆;北为粉墙;南为窗,窗外有绿树峰石可赏。

濠濮亭在清风池馆南侧,浮现于碧波之上的半岛上,与小蓬莱岛遥相呼应。取意自《世说》:“梁简文帝人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在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处取濠濮之意,濠即濠上,濮是水名,古人以濠濮指代观鱼之地。亭旁有十二峰之一的奎宿峰。

池中小蓬莱岛取意自《史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种山者,在渤海中”的仙山之意。岛以有紫藤架的桥与两岸相连,引蔓通津,具有较好的围合感。岛上驳岸岩石参差,中间有较大的空间。

可亭屹立于池北山冈之上,山石兀立,涧壑隐现,为六角攒尖顶亭,有凌空欲飞之势。

2.东部

东部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庭院重重。是园内各种活动的主要载体,以五峰仙馆为中心,有书房还我读书处、揖峰轩庭院、冠云楼庭院等。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

主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梁柱均为楠木),取意自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之诗句。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东,有鹤所、揖峰轩小院、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五峰仙馆前院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东西透景轴线。东西山墙上开窗,形成视觉直达可亭所在假山、揖峰轩小院的东西透景轴线。

②厅山。南院湖石厅山为厅山佳例,起伏有致,延绵不绝,既是楠木厅南面的对景,又是登上西楼的楼山。

③立峰。南院厅山为仿庐山五老峰的意境,上面缀有五峰。而北院则将立峰设于花台之中,有十二峰之一的猕猴峰。院东南的鹤所为昔日养鹤之处。汲古得修绠在五峰仙馆西侧,原为小书房,得名于韩愈《秋怀》诗“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以及《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等句,即意指做学问要花真功夫去探索。此屋南侧小院内的湖石花台,错落有致,将入屋小路隐入山石之后。

(1)石林小院

石林小院是五峰仙馆东侧院落。由“静中观”半亭的洞门进入,借用了宋代词人叶梦得在湖州的“石林精舍”的名字。揖峰轩为石林小院的主体建筑,取意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立峰。院内以立峰见长,揖峰轩南有晚翠峰(湖石),石林小屋东侧天井内有十二峰之一的干霄峰(斧劈石)。此外,每个小天井内置立峰,形成美妙的天然画面。②院中有院。以揖峰轩南的院落为主,周围形成丰富的天井空间,尤其在院落的对角线上,以空廊分隔墙角的小天井.增加景观的层次,形成较长的视线。③空间丰富。小天井以漏窗、洞门、空廊作为框景、引景的方式,空间互相渗透,实虚结合。④尺幅窗,无心画。揖峰轩北侧狭长小天井内置湖石,从窗中望去,形成一幅幅“无心画”。揖峰轩对面的石林小屋.一面开敞,三面开窗对景天井内的芭蕉、竹、立峰等,空间不大但景色各异。

(2)还我读书处

还我读书处庭院在五峰仙馆北侧,因是书斋,较为幽静,硬山造,取意自陶渊明《读山海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诗句。西面天井以十二峰之一的累黍峰作为对景。

(3)冠云峰庭院

冠云峰庭院在东部园的最东北侧,为赏冠云峰而建。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屋顶外部为一个歇山或硬山形式,屋顶内部用草架处理成两个以上的轩式天花,室内用隔扇、落地罩等分成两部分,且两部分的结构、装修不同,称为鸳鸯厅),单檐歇山造,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北厅“奇石寿太古”有月台面对冠云沼,用于夏秋观赏:南厅“林泉耆硕”用于冬春观赏。冠云楼前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m,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名取意自《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重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暗指冠云峰的高大,旁边立有瑞云峰、岫云峰等进行衬托,与冠云峰并称留园三峰。冠云峰左侧还有十二峰之一的箬帽峰。冠云峰的高度与林泉耆硕之馆的距离比约为1:3,空间尺度适宜。冠云峰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冠云楼在屋顶的构造上不是一个完整的歇山造,北侧临园墙处没有屋顶出檐,面阔三间,东西两端各出一间,平面缩进,立面屋顶有起伏,和曲溪楼都是楼中设计的佳例。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在冠云台西侧,两者均是单檐歇山造.两亭妙在似联非联,以粉墙洞门和隔扇相隔.观景主题不同。

(4)戏厅

从伫云庵南侧的亦不二亭进入园东南角的小院落。原为戏厅所在,现已无存。有十二峰之一的拂袖峰,小路上用卵石、瓷片等拼成海棠、一支梅等十多种花纹,大有“花径”之意,与园内的山石牡丹花台相呼应。西边的八角攒尖顶亭为1953年修复该园时从其他地方移入。

3.西部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日,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登高望远,可借苏州西郊的上方、七子、灵岩、天平、狮子、虎丘诸山之景,体现了《园冶》中:“巧于因借”之远借。山上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至乐亭取意自《阴符经》“至乐性余,至静则廉”之意,亭平面为长六边形,顶为六角庑殿顶,在江南园林中颇为罕见。舒啸亭为六角形平面圆顶,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登高舒啸和临流赋诗是两晋名士的雅举,《世说新语》中记载阮籍能“啸闻数百步”。舒啸亭则较为形象地点出亭位于山顶的位置;亭东南有壑谷蜿蜒而下,通向“活泼泼地”。

从假山向西南顺溪流南行,廊的尽端刻有“缘溪行”,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意。

水阁“活泼泼地”位于溪水东北角,接近曲廊尽头,取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之意。南边面临水面,其下凹入,宛如跨溪而立,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4.北部

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又一村”取意自陶渊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昔日为菜田、茅屋、鸡鸭等田园景观.现广植竹、李、桃、杏等农家花木,在小路上建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展示苏派盆景。盆景园内新建小屋三楹,为小桃坞、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二)造园理法

1.建筑空间

留园建筑空间的旷奥、明暗、大小处理得颇为精湛,不论是从园门人园经古木交柯、曲溪楼、五峰仙馆至东园的空间序列,还是从鹤所入园经五峰仙馆、清风池馆、曲溪楼至中部山池的空间序列,都形成层次多变的建筑空间。其建筑空间的精致是江南其他园林所难以媲美的。有以下三个设计特点:

(1)空间对比明确

其中从大门到古木交柯、花步小筑一段极好地利用了小天井、开凿在屋顶的明瓦、“之”字曲廊、漏窗等,形成富有光线变化、明暗对比的空间。

(2)院落空间丰富

石林小院、五峰仙馆庭院、冠云峰庭院等院落,以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衬托丰实的景观效果,五峰仙馆庭院的狭长见厅山之高耸;石林小院的“院中有院”则突出了立峰之姿态万千,多而不乱,每个小天井皆有主题;冠云峰庭院则以开敞的空间,彰显冠云峰之空灵。前面五峰仙馆庭院、石林小院的较为封闭的空间,恰恰烘托了冠云峰庭院的开敞,是整个游线中的高潮所在。

(3)框景、对景、漏景手法多变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之”字曲廊、空廊的应用与小天井的结合非常巧妙。利用空廊、小天井、漏窗、隔扇、洞门等形成富有变化的画面,用框景、对景、漏景等多种手法,来展示奇峰异石、名木佳卉。

2.理水

留园的山水格局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中部与西部的空间进行对比,形成疏密相间的空间景观。中部形成以水体为主、四周假山的开敞景观。而西部形成以山体为主、水体为辅的山林景观。东部则多采用象征的手法,用特置石峰来形成山景意境。

留园中理水所创造的景观,截然不同。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景观与空间对比

利用理水形成不同的景观,西部形成溪流的景观,取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意,暗含了此溪的桃花源意境;中部形成较大的池面,池中设小蓬莱岛,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之一,以小岛喻仙山,以小池喻大海。也因此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中部旷而阔,西部奥而幽。

(2)疏水若为无尽

中部池山西南角设置水涧,池水仿佛有源头,涧口设对景石矶,以便游人观赏水涧,但尺度略大。涧上结合道路设置石梁,使水涧的景观层次较为丰富。“活泼泼地”水阁下也作凹入处理,仿佛没有尽头。

(3)浣云沼以小衬大

浣云沼的尺度较小,能反射冠云峰的倒影.犹如美人对镜梳妆,此乃镜借之佳例。其水面尺度比较小,以此衬托冠云峰的窈窕与灵秀。

3.掇山

留园筑山叠石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中部假山为明末周秉忠叠制的“石屏山”,后经多次改建,成为黄石、湖石混叠,艺术价值不高。西部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东部则多采用象征的手法,大量使用特置石峰。有以下六个特点:

(1)特置石峰

园主刘恕酷爱奇石,多方搜寻,在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自号“一十二峰啸客”。后来又寻找到独秀、段锦、竞爽、迎辉、晚翠五峰,以及拂云、苍鳞两支松皮石笋.并称其院落为“石林小院”。 因园主的癖好而造就了留园以特置石峰见长的特点,这些特置石峰与驳岸、花台等相互映衬.尤其是特置石峰的对景、漏窗和洞门对特置石峰的漏景和框景,应用得非常广泛。

(2)山石花台

山石花台主要用于抬高花卉的观赏视点,如古木交柯处的砖砌花台。园内较多采用湖石牡丹花台,如涵碧山房南院、汲古得修绠南侧小院、东园东南角院落,比较成功;还有遗存的青石牡丹花台,如在远翠阁南侧、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西侧的。这些牡丹花台用来防止较高的地下水位对牡丹生长的影响。

(3)云墙衬托与分景

在西部假山山腰的云墙,露出的部分很低,从侧面烘托了假山的高度,是个佳例。云墙不但具有分隔景区的功能,还将山分为两部分,山峰是西部山林的主山,山脚形成中部山池看似南北向展开的副山,与池南东西向的主山形成“主山横则客山侧”的构图。

(4)壑谷理景

西部山上的舒啸亭东南有壑谷蜿蜒而下,壑谷的深度不深,在1~1.5m左右,但情趣颇佳。

(5)山峦理景

西部土石假山山顶营造参差起伏之势,叠石不求高耸,但求错落有致,尤其是山顶堆叠有层次。

(6)麓坡理景

在中部山池爬山廊的土石假山上,山体余脉的处理利用了石头处理成不同高差上花台,结合植物种植,形成绵延的客山山麓,与池南的主山之间遥相呼应。

4.植物配置

留园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四个特点:

(1)景以境出,营造意境

“又一村”处营造田园景象,因此.现广植竹、李、桃、杏等农家花木,而“缘溪行”处的溪水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意.种植了大量的桃花。西部假山、中部假山上茂密的树林,营造了山林意境。

(2)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闻木樨香轩具有浓浓的禅意.即是悟道之意。禅书《五灯会元》中记载北宋黄庭坚学禅不悟,问道于高僧晦堂,晦堂诲之日:“禅道无隐”,但庭坚不得其要。晦堂趁木樨盛开时说:“禅道如同木樨花香,虽不可见,但上下四方无不弥满,所以无隐。”庭坚遂悟(周铮,1998)。修禅悟性是中国士大夫所追求的高尚行为,而当时的园主盛康也是如此,以“闻木樨香”的典故很好地把自己高洁的志向说了出来。园中大量的以“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的牡丹作为观赏对象,同时比喻了自己高贵的品格。

(3)独立成景,兼顾季相

古木交柯砖砌花台上的古柏、山茶、天竹,花步小筑的古藤、绿荫轩旁的青枫、曲溪楼旁的枫杨、小蓬莱岛上的紫藤架桥都是能够独立成景的佳例。

(4)点缀山石,丰富景观

在小天井内、立峰旁、叠石间、驳岸旁,有植物进行点缀,丰富景观效果,如石林小院中的罗汉松、美人蕉,厅山上的六月雪等,岫云峰上的木香。

四、实习作业

(1)草测自园门到古木交柯、花步小筑的线路平面。分析其建筑空间的转折和开合造景手法。

 (2)留园五个院落(古木交柯小院与花步小筑小院;五峰仙馆前后庭院;石林小院;冠云楼庭院)中任选一个院落,草测其环境平面图。

 (3)自选留园中建筑、植物、假山等景色优美之处,速写2幅。

 

 

 

 

 

 

 

 

 

 

 

 

 

 

 

 

 

 

【狮子林】

一、背景资料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人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圮,惟假山依旧。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幸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狮子林自元代以来,几经荒废,几经兴旺。历次的重修都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特征。

 

二、实习目的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环游式布局以及假山堆叠艺术。

    (2)学习狮子林中山石、水体、建筑、亭廊之间的竖向组织形式与手法。

二、实习内容

(一)空间布局

    狮子林的布局采用环游式布局,以求小中见大,达到多方胜景的艺术观赏效果。环游式布局往往在中心布置一个形态曲折的核心水池:然后沿水池的四周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内或外、或实或虚地布建各类厅堂、水榭、石舫、轩馆、亭阁等建筑,并间以叠山,植以花木,尽量留大中部的空间,使其显得尽可能的空灵。经过这样的布局,可以避免因面积狭小而带来的单调感、狭窄感和杂乱感,大大延长了游赏的路程和时间,从而取得了“步步是景,步移景异”的

极佳游赏效果。

(二)造园理法

1.掇山

    狮子林,素有“假山王国”之称。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透、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

去。有时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形如狮子;东侧为含晖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后可见空穴含晖光:吐月在西,势峭且锐,傍晚可见月升其上。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相映成趣。

    在以狮子命名的园子里,不见一石狮,却通过大量的堆石,体现出狮子那种桀骜不羁的神似。山中有太狮、少狮、吼狮、舞狮、醒狮、睡狮或蹲、或斗、或嬉不可胜数。而不可思议的整座群山,状如昆仑山,山脉纵横拔地而出,以隆起的狮子峰为主,山峦奔腾起伏朝四面八方蜿蜒伸展。第一路山脉自狮子峰起,向东北方向越棋盘洞,入地脉达小方厅北庭院花台假山,终于九狮峰。第二路山脉从狮子峰出发,朝西北方向循山间小道跨石梁至见山楼前隐入溪池。第三路山脉,狮子峰往南穿环廊墙到达立雪堂庭院假山。第四路由狮子峰起,山脉向西南流动,跨过飞虹小桥,委蛇往南,越武陵洞口沿西南方十二生肖假山池峰直达双香仙馆假山岩谷,终至骆驼峰。第五路山脉,狮子峰向西,亦跨飞虹小桥,继续往西行至西端假山群峭壁突然潜入山池绽达摩峰,渡飞瀑逆上四叠达飞瀑亭南面假山为最西端。五路山脉如蛟龙般伸至全园,开成了山环水绕的旖旎风光。狮子林假山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小飞虹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假山环围卧云室而筑,地处高阜。有遇百年难逢滂沱大雨,也能一泄而干的特点,无水浸之患,被称为旱假山。飞虹桥西,假山临水而筑,谓水假山。山水相依,宛如天然图画。

2.理水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真是“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水源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如琴鸣山谷、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园中水景丰富,溪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尾于山石洞穴,变幻幽深,曲折丰富。

3.风景园林建筑

    狮子林的建筑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堂两进,檐高厅深,光线暗淡,气氛肃穆。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沿主厅南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燕誉堂南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亲切明快。堂北庭园植樱花两株,更添春意。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蜡梅、南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狮子林的漏花窗形式多样,做工精巧,尤以九狮峰后“琴”、“棋”、“书”、“画”四樘和指柏轩周围墙上以自然花卉为题材的泥塑式漏花窗为上品。而空窗和门洞的巧妙运用,则以小方厅中这两幅框景和九狮峰院的海棠花形门洞为典型,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得一小院,黄

杨花台一座,曲廊一段,幽静淡雅。这种通过院落层层引入,步步展开的手法,使空间变化丰富,景深扩大,为主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设计颇具匠心。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点题喻意,回味无穷。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

4.植物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融为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

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祥《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祥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银杏一株,粗于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

 

四、实习作业

    (1)摹写山石,速写2张。

(2)以狮子林假山为例,总结掇山理法

 

 

 

 

 

 

 

 

 

 

 

 

 

 

 

 

 

 

 

 

 

 

 

 

 

 

【环秀山庄】

一、背景资料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景德路中段,占地面积仅为3.26亩,五代时,为吴越广陵王钱元璙金谷园旧址。宋代归文学家朱长文,名乐圃。后为景德寺,又改为学道书院,兵巡道署。元代时属张适所有。明成代年间(1465~1487)又归杜东原,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为申时行宅第,中有“宝纶堂”,清代康熙初年经其裔孙申勘庵改筑,名“蘧园”,因建“来青阁”,闻名苏城,魏僖为之作记。乾隆年间为蒋楫所居住,在厅东建“求自楼”五楹,以贮经籍,楼后迭石为小山,掘地二尺,得古井,有清泉溢流,汇合为池,名“飞雪泉”,初具山池泉石的雏型。其后又为尚书毕源和相国孙士毅宅,孙氏于嘉庆十二年(1807)前后请叠山大师戈裕良在书厅前叠假山一座,、道光二十一年(1841),孙宅入官,县令批给汪氏。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汪小村、汪紫仙的倡议下,建汪氏宗祠,建汪氏“耕荫义庄”,重修东花园,名“环秀山庄”,又名“颐园”,俗称“汪义庄”。咸同年间,颇有毁损,光绪年间重修。后几经驻军,摧残严重,及至抗战前夕,厅堂颓毁,面目全非,仅存一座假山和一舫、一亭。1979年曾对园中假山加以维修,同时重建“半潭秋水一房山”亭,1984年恢复四面厅、楼廊等建筑,并完成假山加固、水池清理、补栽植物等工程。

1963年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收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二、实习目的

    (1)学习湖石假山的造景理法。

(2)学习以假山为构景中心的园林营造手法。

 

三、实习内容

(一)总体布局

    环秀山庄为前厅后园布局。进门,迎面“有谷堂”,堂前后点石,翼以两廊及对照轩。北面平台伸至池边,西边紧贴围墙布置边楼,中部及东北部均为主体山林,设问泉亭、补秋舫。山上置一方亭,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山势一直绵延至东北边界围墙。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但高低起伏,疏朗有致,布局精到。

    此园与其他小型的苏州园林的常规布局大致相同,但在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主题内容的侧重上则有所不同。一是重点突出山体,其所占面积超过全园一半;二是收缩水面,使水体环绕山形迂回曲折,似山崖下之半潭秋水,水依山而存在,并沿山洞、峡谷渗入山体的各个部分,一刚一柔,一阳一阴,缠绵相交,互相依存。

(二)湖石假山造景

    园中湖石假山为构景中心,假山有主次之分.主山位于水池东部,池北小山作为对景,主山分前后两部分,高出水面7m,高出地面约6m;南北向的山涧和东西向的山谷,分为三部分。池水回环于两山之间,使主次分明,突出主景。山池布局逶迤曲折,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亦虚亦实,极尽变化,节奏性强,虽山水景色变化多样,却变而不繁,多而不复,而是结构严谨,布局完整,符合起、承、变、结,连续构图原则。主假山,虽只占地半亩,因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有蹊径60-70m.涧谷12m,山景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飞梁、绝壁,空间多变。远看,高低交错,具有“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之感。仿照石灰岩的自然溶蚀现象,纹理尺度虽小,而把自然山水中的峰峦洞壑概括提炼,集中表现于小空间,可谓咫尺山水、城市山林。

山势组合外合内分,外观凝重厚实,整体合一,以势取胜。内部则蕴含洞穴、峡谷、天桥、蹬道、涧流、石室等,其间主要以两条幽谷,呈人字形会于山中,将山分为三部分,并引水而入。沿峭壁散置步石。涧水潜流其间,山幽谷深,水流淙淙,两面石壁直插云天,使人顿生寒意。更有石梁架于谷上,似天桥凌空飞渡。至深处,突现山洞洞口,洞内有石室,可供坐息,地下还有石洞通水面,上下天光,映入洞中。出洞可沿蹬道拾级而上,山道险要,往往绝处逢生。山径盘旋,忽上忽下,忽开忽合,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忽断忽连,忽内忽外,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使人产生“山林深邃”的感觉。后山以土为主,广植林木,山上空亭冀然,退于主山峰之后,使主体山峰更为突出、高大。全山处理细致,贴近自然,一石一缝,交代妥帖,可远观亦可近赏,无怪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山上树林以黑松、青枫、女贞、紫薇等为主,或亭亭如盖,或从石缝中横盘而出,石缝中攀缠着藤萝野葛,颇具山林野趣。

综上所述,环秀山庄的假山具有摹于自然,高于自然;空间变化丰富;细部处理严谨等特点,实为湖石假山营造的典范,正如园林大师陈从周称:“环秀山庄假山允称上选,叠山之法具备。”

 

四、实习作业

  (1)综述环秀山庄湖石假山的山景类型及创作手法。

  (2)湖石假山局部速写2幅。

 

 

 

 

 

 

 

 

 

 

 

【虎丘】

一、背景资料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3~5㎞。为苏州西山之余脉,高仅为30余米,但因周边地形,而脱离西山主体,成为独立的小山,山体为流纹岩,四面环河,占地13余公顷。前有山塘河可通京杭大运河,山塘街、虎丘路与市区相通,沪宁铁路自山南通过,山北有城北公路。《吴地记》载:“虎丘山绝岩纵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

    虎丘又称海涌山。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名。”东晋时,司徒王珣和弟司空王珉现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山寺,分东西二刹。唐代因避太祖李虎讳改名武丘报恩寺。会昌年间寺毁,移建山顶合为一寺。至道年间重建时,改称云岩禅寺。是时庙貌宏壮,宝塔佛宫,重檐飞阁,掩隐于丛林之中,盛名一时,被称为宋代“五山十刹”之一。清康熙年间更名虎阜禅寺。

    历经2400余年沧桑,虎丘曾七遭劫难。现存建筑除五代古塔和元代断梁殿外,其余均为清代所建或解放后重建。虎丘山旧有十八景,现有景点达30余处。历代歌咏众多,早在南朝就有人在饱览了虎丘景色后赞叹道:“世之所称,多过其实,今睹虎丘,逾于所闻。”古人曾用“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红日隔檐底,青山藏寺中”等诗句来描绘虎丘景色。

今日虎丘,仍保留着“山城先见塔,入寺始登山”的特色。千年云岩寺塔气势雄奇,断梁殿结构奇巧,剑池裂崖陡壁上飞梁渡涧、飞阁凌崖。沿山路有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二仙亭、五十三参等著名景点,鬼斧神工,传说动人。登小吴轩望苏台,可见古城风貌。山顶致爽阁,可饱览四野景色。后山旧有二十八殿、小武当等古迹,曾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现复建通幽轩、玉兰山房,整修了小武半、十八折等建筑,山野通幽,风光四时诱人。

 198210月,在虎丘东南麓建一处最大盆景园——万景山庄。园内陈列几百盆娇艳多姿的古桩、水石盆景,集苏州盆景艺术之精华,成为虎丘景区的“山中之园”。

 

二、实习目的

    (1)学习如何利用自然地形优势,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建造山水台地园。

    (2)学习“寺包山”格局的寺庙园林特征。

    (3)学习如何运用借景的手法,将历史传说与园林造景相结合。

(4)体会园中园造景特点。

 

三、实习内容

(一)总体布局

    虎丘山体不高,而有充沛的泉水和奇险的悬崖峡谷深涧,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方面得天独厚。寺的塔、阁布置在山巅,其余殿堂、僧房、斋厨等依次布置在山腹山脚,形成寺庙被覆山体的格局,即所谓的“寺包山”的格局。虎丘的形势是西北为主峰,有二冈向东、南伸展,二冈之间有平坦石场(称“千人石”,又名“千人坐”)及剑池岩壑。寺庙的轴线由山门曲折而上,贯彻整个山丘的南坡。北坡从虎丘塔沿百步趋拾级而下,直至北门。所以从总体来看,全园可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1.前山区

    虎丘山寺庙前山的布局就是依山就势而上,从山塘街头山门起,沿轴线而进,一路拾级而上。虎丘的山门原来仅有一门,后增开两旁门,形成现在的三门格局,庄重朴实,内悬“虎阜禅寺”匾,山门左右门额分别题为“山青”、“水秀”,概括了虎丘的风景特色。山门前有照墙,把照墙建在河对岸,形成将街、河包含在山门、照壁之间的独特布局。

    穿过头山门,就是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宽阔甬道,甬道尽头,便是海涌桥。跨过海涌桥,东走便是万景山庄,迎面则是二山门,二山门亦称中门,俗呼断梁殿。此殿初建于唐,毁后重建于元至元四年(1338年),明嘉靖年间重修。断梁殿形体不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采用“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的方法,用两根一开间半长的圆木代替三根一开间长的圆木,两根长梁各挑出中间开间的一半,形成悬挑式的受力构件。同时利用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棋,来托住悬挑的大梁,使大梁获得一个稳固的支撑点,达到平衡。出二山门,便踏上了虎丘的山道。沿山道前行,路西侧山岗有拥翠山庄,为小型山地园,园之东墙外路旁有一井称“憨憨泉”,井圈为六角形,据说它泉眼通海,所以又称“海涌泉”:路东侧为试剑石、枕头石,在枕头石旁有一蟠桃形的石块,上刻“仙桃石”三字。过枕头石,前行数步就是苏州名妓真娘之墓。墓山有一座构筑精致古朴的亭子,四面石柱、卷棚歇山顶。亭筑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山,亭后修竹丛生。真娘墓东边有一六角形小亭,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大军事家孙武而建,名为“孙武亭”。孙武亭北有小亭两座,一为东丘亭,一为花雨亭。两亭东沿山坡下行至养鹤涧,相传清远道士曾在此养鹤。这里地处山隈,松涛谡谡,清流涓涓,绿苔斑驳,曾是虎丘山上富有野趣的幽僻一角。

    经真娘墓前行几步,在山道的尽头,就是虎丘东南二岗之间的平坦石台即千人石,千人石亦名“千人坐”。《吴郡图经续记》称:“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故谓之千人坐,传俗因生公讲法得名。”《桐桥倚棹录》引《十道四藩志》日:“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乃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石场山石呈紫绛色,平坦如砥,宽达数亩,如刀斧削成。在整体地盘非常狭小的虎丘山,这块宽广的石台,使园林空间从狭窄的甬道到豁然开阔的千人石,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虎丘景观小中见大的构景特点。从高处俯视,千人石又像一个巨大浅盆的底部,周围错落有致地布置了许多景物,其东北池壑幽深,浓荫如盖。由北到西,亭台楼阁起伏迤逦,近看剑池,仰望古塔,自然和人工交相辉映。

    白莲池在生公讲台的东面,这是一处天然池沼,周一百三十余步,巉岩旁出,石矶探水,景色清幽。池上有采莲桥,池中荷花颜色变幻,异香扑鼻。传说生公说法时,时值严冬,讲到精辟处,周围树上百鸟停息呜叫,本是枯水期的白莲池顿时碧波充盈,原应在夏天开花的千叶白莲也一齐竞放吐艳,故名白莲池。池中有石矶兀立水面,名“钓月”,顽石即倚其上,上镌“点头”两字,为王宝文所书。池壁刻有“白莲开”三字。自然的人化是造园的重要特征,自然的山石、水体,人为题名后,并赋予了深远的意境。

    二仙亭在千人石北,紧靠生公讲台西侧,为了纪念吕洞宾和陈抟两位仙人而建。二仙亭初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全用花岗石建造,故又名“石亭”。亭高约5m.风格古朴厚重,在山石峥嵘的周边环境中显得非常和谐。亭枋上刻有双龙戏珠浮雕,斗棋四周雕有鹤鹿。

    二仙亭西的石壁间嵌有两方石刻,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石刻向西便是“别有洞天”圆洞门。从千人石步入洞门,并至剑池。与白莲池不同,剑池原为古代采石所遗留下的人造谷壑,池呈狭长形,南稍宽而北微窄,状如宝剑。剑池四周,石壁合抱,一池绿波,水面上方一道石桥飞跨两岸,形势奇险、气象萧森。剑池终年不干,水质清澈甘洌。古人认为虎丘泉石,其最胜者剑池、千人坐。剑池东侧峭壁上有摩崖石刻“风壑云泉”四字,结体宽博,笔致潇洒,传为米芾所书。左壁上有“剑池”两个篆体大字,相传为王羲之所书。

    过“风壑石泉”刻石,循石阶而上,可见六角形小亭,名可中亭。可中即恰好日中之意。可中亭体量适宜,是千人石周边重要的点景建筑,也是重要的观景点,坐亭中可俯瞰千人石诸景。

    上行,过解脱门,折西有石拱桥一座,横跨于剑池东西峭壁的顶端。桥面上有两个井口状圆洞,俗呼“双吊桶”,亦名“双井桥”。宋明时期,拱桥上有亭廊,且有双桶下垂于剑池取水,以供山上饮用,故此处兼具井亭功能。

    千人石东,白莲池畔,有一条依山而建的石梯通向虎丘寺。石梯由五十三级石阶组成,又名走砌石、玲珑栈,俗呼“五十三参”,取佛经中“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循着石阶攀登,无论走到哪级,抬头所见,正是大殿内跏趺而坐的释迦牟尼塑像。如此道路的组织手法,使得进香道更具神圣和尊严,将寺庙园林的主要功能与造景巧妙的结合起来。

    大雄宝殿高踞五十三参之上。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郡人陈德基在原天王殿旧址上重建。由于山顶地形缘故,殿宇轴线转而为东西向,与头山门、二山门之轴线成90。角相交。这是既结合了地形,又解决了殿庭的布局,处理较为成功。大殿西为悟石轩,旧名得泉楼,此楼为1956年重建。其位置在虎丘正中高地,坐北朝南,圆料梁架,明三间,暗两间,落地罩两堂将轩隔成左右各一耳室。明间正中前后配以落地长窗和寿字挂落,并以船篷为廊。轩南筑一平台,砖墙为栏,台上植玉兰两株,亭亭玉立。凭栏眺望,虎丘前山诸胜尽收眼底。大雄宝殿东,原有千手观音殿,近代改建为五贤堂,为纪念唐宋时五位贤人而建。所谓“五贤”,即唐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和宋王禹偁、苏轼。堂为硬山式五架,粉墙黛瓦,庄重肃穆。长方形门洞上缀“旷代风流”。

    望苏台在五贤堂东,位于山顶左翼处,南有平远堂,北有小吴轩、万家烟火、千顷云阁,曲院回廊把各座建筑连成一个院落。这里地处山顶,视野辽阔,是憩坐休闲、远眺观景的佳所。小吴轩,又称小吴会,小吴轩是虎丘必游之处,建在山顶最东端。取《孟子》“登东山而小鲁”之意为名。此处景色优美,“飞架出岩外,势极峻耸,平林远水,连冈断陇,烟火万家,尽在槛外”。所以又名“天开图画”。小吴轩为长方形建筑,朝东三间,体量较小。轩北有门,出门穿过长廊可通后山,轩南即望苏台。凭台瞭望有偎崖临谷、吞吐万象之感。眼前景致使人悠然遐思。小吴轩北为万家烟火,这是山顶东北端的又一小筑,由廊和方亭组成,和小吴轩建筑风格一致。

    万家烟火西、五贤堂后,便是千顷云阁,为1982年重建。千顷云阁位置在山顶寺后,全无前山的喧嚣,颇具空濛浩渺之趣。闹中取静的环境吸引了骚人墨客到此登临。他们仰望悠悠白云,凝视片片风帆,倾听风声和鸟鸣的交响,低回感慨,乐而忘返。兴会之际,每每拈笔濡墨,把胸中的激情化成一首首诗或一幅幅画。

    虎丘塔又称云岩禅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进入塔院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穿越大雄宝殿左行;另一条是过双井桥西行,拾级而上,过雪浪亭北去。虎丘塔雄踞塔院中央。虎丘塔是源于印度的佛教建筑与中国汉代兴起的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的产物。塔高七层,呈八角形,由内外两层塔壁构成,内、外壁之间为回廊,内壁间为塔心室,为套筒式结构。各层回廊顶均以叠涩砌作的砌体连接山下左右,从而大大增强了建筑物抗御外力的能力。另外,虎丘塔首次在

塔壁外面构筑乐平座栏杆,可使登塔者走出塔体自由嘹望。

    出塔院,朝西南向行走,便是致爽阁。这里是全山地势最高的地方。高阁凌空而建,气势夺人。致爽阁早在宋代就有,但几经变迁。原建山上法堂后,因“四山爽气,日夕西来”而得名。后改建在小五台,即现址。阁宽三楹,环以回廊,高适明畅。阁外平台旷朗,林木葱茏,憩坐其间,心随云动,神与物游。俯瞰平畴沃野,锦绣大地美丽如画。远眺西南诸山,起伏迤逦,俨然是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

    从致爽阁平台拾级南下,经第三泉,过茶室,便至冷香阁。冷香阁建于民国六年,阁共两层,上下皆五楹,东、西、南三面悉环以廊。植梅绕阁,梅花盛开时,满院梅花冷艳芬芳,幽香扑鼻,徜徉在玉泽香国之中,饱览暗香疏影的情趣,风味情韵不在吴县光福香雪海之下。故又称“小香雪海”。

    第三泉在致爽阁和冷香阁之间,相传唐人陆羽认为虎丘山泉清洌晶莹,甘甜可口,将此泉品定为天下第三泉,所以又名陆羽井。从千人石西侧的石阶拾级而上,迎面可见圆洞形门额上有砖刻“第三泉”三字。透过洞门,一幅泉石幽胜图宛在眼前。一脉泉水从铁华岩底的岩缝间汩汩而出,汇成一潭清波,注满剑池,淌过千人石,流人白莲池,最后直奔养鹤涧。山因水而活,涓涓细流把主要景点连成一气,为虎丘山带来了勃勃生机。第三泉为一狭长形水池,约一丈见方,深丈余,跨水方形有一民国十四年重建的小亭。池周石壁呈赭褐色,纹理天然,秀

如铁花。苏东坡当年在此宴坐品茗,写下“铁华秀岩壁”的诗句。后人取此诗意,名此间岩壁为铁花岩。

    出冷香阁南行,顺山道蜿蜒而下,即可至小形台地园——拥翠山庄。拥翠山庄东临古“憨憨泉”址。据杨岘《拥翠山庄记》,山庄建于清光虚绪十年(1884年),建国后重加修整。

    山庄选址在虎丘南坡,紧邻进山磴道西侧。园址顺磴道走向略呈南北纵深的长方形,园门主轴北偏东。山庄占地约700㎡,由入口至后部逐步高起,前后高差约8m。处理作五个台地,各台布局都不相同,景色丰富。

    山庄采用台地园的庭园格式,园门类似庄园、庵堂入口,前庭用条石筑起高台基,自园外设长蹬道而入,即为园之第一层。正对入门布置端正的三间前堂——抱瓮轩。轩后有边门可通井台,门外叠自然石磴道。轩后东北隅,有小巷通拥翠阁。由东部小踏道上,为以挡土墙高起的第二台地。由二台地至四台地为自由布置的庭园。二台地为过渡性场地,作冰裂纹石材铺地,无特殊处理。三台地为山庄的景观中心,设问泉亭,亭敞三面,东南面对古憨憨泉,意在俯借“憨憨泉”以延伸意境。内设石桌、石凳,可供小憩,壁置“庐山瀑布”挂屏及诗条石碑两块。亭之西北两面堆叠太湖石拟态假山,形似龙、虎、豹、熊,和外墙题字相呼应。亭西侧叠石山蹬道,配植紫薇、石榴、夹竹桃、青桐、白皮松、黄杨、女贞等花木,散植花卉,自然有致。围墙隐约于树丛间,墙内墙外林木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拥翠”的生动图景。山上依围墙建月驾轩,构成问泉亭西的主要观赏景面,坐轩内临窗西望,群山环碧。由假山顶北进的四台地设全园主体建筑灵澜精舍。这是俯瞰问泉亭、月驾轩及石山一组景泉及前庭的主要观赏点,又可远借虎丘山麓及狮子山风光。这里居高临下,凭借山势,得楼台之胜。精舍东侧出大月台,围以青石低栏,形制古朴,此处已突破本园界限,俨然是虎丘山中一楼台。这里有极开阔的视野,既可南眺狮子山,又可仰借虎丘塔。此例明确地反映出山林地造园的优越性。

    灵澜精舍后庭中央设踏道直上第五台地,灵澜精舍后,在同一轴线上隔小庭院建后堂送青簃,是为山居的后宅卧室。至此达山庄的北部尽端。

    此园不但巧妙地结合地形创造台地园,又因借园外的“憨憨泉”为造景的主题,因此,山庄的整个布局和景点设置都结合地形,围绕泉的主题而展开。从抱瓮轩、问泉亭、月驾轩到灵澜精舍,每个建筑的名字或其对联匾额无不与井和泉水相关,可谓立意鲜明,问名而心晓。从其布局特色来看,山庄选取山麓一隅,利用自然地形造景;又妙借园外景物如仰视虎丘塔,远借狮子山,俯览虎丘山麓一带风景,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中部一段布局灵活,视野开阔,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密切,不仅是虎丘山中一个有机组合的小景区。也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台地园。

    与拥翠山庄一样,万景山庄也是虎丘中台地形的园中园,占地25亩,地处虎丘东南山麓,原为东山庙的旧址。万景山庄东南低而西北高,高差达13m,西部呈台阶状地形,东南有大片松林,中部有平坦地,自然条件适合盆景展示。根据盆景园的功能要求和景区设置,设计者将山庄分为入口区、陈列区、接待区、花房区、茶室区、水石区和松林区共七个区。

    入口区位于西南出,在原东山庙的轴线上,同时靠近上山干道。入口门厅采用“口”字形平面院落作为入园过渡,从正面南墙两侧的大门进入门廊,经两次垂直转折到达院落内,通过北墙矩形景门可以看见假山水池瀑布,形成框景。景门之北,利用高差5m的陡坡,叠石掇山,上挂瀑布流水,下挖池沼,营造山水小景,形成“亦山亦水”的入口对景。

    由入口假山两翼拾阶而上可达陈列区,结合地形高差将陈列区分为高低两层,第二层高地地面宽敞,视野开阔,并在门厅的轴线上设全园的主体建筑万松堂。万松堂面阔三间,西接短廊可通方亭。堂东北有假山踏步,过圆洞门入一庭院,平面布局灵活,建筑造型轻巧秀丽,内由厅、轩、曲廊组成,即为接待区。东行沿曲廊到花篮厅,建于平台上。厅前后檐四根步柱不落地,垂柱上雕饰花篮。花篮厅前露台以花岗石板铺装,围以石栏石柱,厅后小院傍坡,以大块黄石叠

成壁山,上部砌筑围墙。

    以上三区自南向北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地势逐步升高。以建筑组群形成各自的功能空间。充分利用了地形变化,形成高下错落,翼角飞挑,古树环绕,高塔相映的台地形园林景观。

    在陈列区和接待区之东为花房区,由花篮厅东南沿石阶下有一广场,也是陈列树桩盆景的区域,其东北建有花房三间,西边另辟小竹篱园,用于培植小盆景,花房暖屋后隔墙即为养鹤涧。茶室区在花房区的东南部,区内林木森然,清静淡雅,由多幢小体量建筑围成,建筑造型轻巧、简朴,布局疏朗有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茶室区南越松林至园东南处,或从入口区东折经曲廊即至水石区,此区地势低洼,前有园墙,后背松林,凿池理水,水际安亭榭,连以廊桥,形成环境优雅的水景园。建筑沿水池东、南、北三面布置,西面则与售票房小院形成对景。池边叠黄石岸,石矶伸入水面,池中置石植莲,景色自然朴实。水池水体上接入口区水池,下通环山河。茶室区与水石区之间为松林区,区内古松苍翠,浓荫蔽日,凉风习习,清新自然。

    万景山庄是现代人建设台地园的一次实践,能从点、线、面三个层次上考虑全园的布局,做到各景点间有机联系和互相呼应,符合游憩、欣赏、集散等功能上的要求;平面和空间分隔得宜,能形成不同景观特征的大小空间,以满足盆景陈列和观赏的要求。从台地园的角度来看,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用地植被和地形的情况,构屋设亭,开渠挖池,皆随地宜,颇具匠心,但在园林意境的营造上尚有些许缺憾。

2.后山区

出千顷云阁向西折北,便是十八折。这是一条下山道,经此可由前山翻向后山。十八折用黄石条堆砌成驳岸,有栏杆,共五层,顺山势曲折而下,十八折旁的石阶共有一百零八级,所以这条下山道又叫“百步趋”,或称“走砌石”。沿百步趋拾级而下,在十八折第三层宽阔平地上建有玉兰山房周围栽植一片玉兰树。玉兰山房下就是通幽轩。

    出通幽轩,再顺着石阶下去,就是小武当。这里前有石桥,中有青石牌坊,后有湖石假山群。石桥名小武当桥,又名中和桥。石牌坊三门四柱,坊额刻有“吴分楚胜”四字。牌坊后的假山群,堆叠自然,形象奇特,玲珑剃透,假山中还有一石洞,名石观音洞,俗称“海潮观音”。

    响师虎泉位于百步趋的东面,泉井原有八角形井栏.1959年在此建涌泉亭。亭之东北有一水榭,凌波而建,名揽月榭。四面修篁成林,景色幽静,视野开阔。从小武当沿环山路西行,可到云在茶香,是一组饮茶的院落。

    纵观虎丘全景,前山以泉石幽奇取胜,后山则以平坡连绵、溪水萦回见长。前山繁密,后山清旷。前山极富山野气象,后山大得桃源趣味。清人顾诒禄对后山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吴中山水之明丽,莫胜于虎丘。而虎丘之胜,空潆浩渺,尤在后山。遥望绣壤平畴,纵横交错,青芽黄穗,层叠参差。行帆野艇,出没波间,忽隐忽现。云开雾卷,虞山如拱几案。东眺马鞍,历历如睹。昔人诗谓‘虎丘山后胜山前’,不虚也。”这种不同空间的对比,丰富了虎丘的景观效果,增加了虎丘的魅力。

(二)造景理法

    虎丘山历经2400年沧桑,从舍宅为寺,再到公共风景名胜区,景点布局和建筑物在位置和建筑形式上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格局没有太大变化。

1.空间组织形式

    轴线式空间布局结构,以南北向的进香道为主要轴线,各景点布置在其沿线及周边,至山巅处,轴线由南北改为东西,在有限的山巅高地布置殿庭和塔院,其中虎丘塔更高耸山顶,成为控制全园的主体建筑。园林空间收放有度,过了海涌桥,经过狭窄的蹬山道至千人坐,空间由窄变旷,使游人精神为之一振,观景也有甬道尽端的对景转而成为宽幅面的画卷。过千人坐,经五十三参蹬道,过大殿,或取道幽深的剑池,过双井桥西行,拾级而北上,又入开阔的塔院,又是一放。空间的不断变化,丰富了景观效果,增添了游兴。

2.理水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路随地作低平”。虎丘建造在山水林泉之中,山水之理顺应自然,一脉泉水从铁华岩底的岩缝间汩汩而出,汇成一潭清波,注满剑池,淌过千人石,流入白莲池,最后直奔养鹤涧。整个山水呈显“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

3.借景与对景

在虎丘中通过借景与对景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园林建筑、景点景物的景观效果,也获得了较好的观景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重要艺术原则,即将不属于本园的风景通过一定手段组合到眼前的风景画面中来,以增加园景的进深和层次。其中登高远眺更是重要的借景手法,北宋苏轼曾有句“赖有高楼以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唐诗人王之涣亦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均道出了登高远望与观赏视野之间的关系。虎丘凭借山地之利,充分利用登高远借之法将园外景色收入眼内,增加了风景美欣赏的多样性。如山巅中部的致爽阁,东北的望苏台、小吴轩、万家烟火、千顷云阁等,皆为登高远眺所设之亭台楼阁。再如围墙的灵活运用,也为虎丘自然山水环境与园林环境形成互为借景,利用台地的高差,或者临溪流的悬崖、稍筑一段用于安全防护的矮墙(有时是栏杆等)来示意性地分隔园内外,以达到借园外景色的效果。

    对景手法更是在虎丘中随处可见,与别处不同,虎丘中因地制宜的对景处理更突显景物之尊严和壮观。如从海涌桥仰望断梁殿与虎丘塔,登五十三参仰望大雄宝殿,亦或由虎丘北门仰望虎丘,凭借地势高差之利,更显对景景物雄壮。又如从千人坐入圆洞门对景剑池,也更显其险峻幽深。

4.对比与协调

    虎丘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风景结构中对比法则的应用也极为突出,前繁密与后山清旷之比,狭长的登山道与空旷的千人坐之比,剑池刚硬险峻的驳岸与柔美平静的水体之比。其中蕴藏的藏露、开合、虚实、曲直之比无不强化了虎丘独特的园林艺术魅力。

三、实习作业

    (1)草测千人坐、莲花池及周边环境平面。

    (2)草测拥翠山庄平面及竖向变化,通过与杭州西泠印社造园理法的对比,总结台地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3)速写2幅。

 

 

 

 


艺圃

一、背景资料

艺圃位于苏州城西北,文衙弄5号。它始建于明代,为袁祖庚所筑,初名醉颖堂万历时为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所得,堂名世纶,园名药圃。明末清初归姜,更名颐圃,又称敬亭山房,其子姜实节改园名为艺圃。此后多次易主。道光三、四年,吴姓曾予葺新。清道光年间为绸业公所的七襄会所,民国后荒废为民居。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为日伪占用。亭榭坍圮。胜利后为青树中学借用。1950年市工商联第五办事处设此。1950年苏昆剧团人驻。1959年起由越剧团、沪剧团、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民间工艺社相继使用。文化大革命中,艺圃破坏严重,建筑坍塌,湖石被毁,水池半填,莲花绝种。我们现在看到的艺圃,是1982年苏州市政府在原址上复建的。在复建时按修旧如旧原则,布局、风格与原貌相近。艺圃风格简朴疏朗,自然流畅,是研究园林史的重要实例,2000年与沧浪亭、园、狮子林和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世界遗产名录》。

 

二、实习目的

   1)学习艺圃造园中的对景、框景等处理手法。

   2)学习艺圃造园中空间围合介质如何在尺度、竖向、色彩上加以变化,以达到丰富园景、扩大景域的作用。

 

三、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艺圃全园面积约33hm2,住宅占了大半,园林部分仅约0.13hm2。园子的总体布局,非常简洁明了,从北向南为建筑水池山林,总体上以水池为中心形成主景区。池北以延光阁、博雅堂等主体建筑为主景;水池南部以山景为主。园之西南,过了响月廊,又是一组建筑和小庭院,精雅优美,形成辅景区。辅景区既独立于主景,也与主景区保持呼应与联系。

      造园者根据小园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舍去一切繁杂琐碎的因素,通过建筑水池山林的序列,尽心倾力营造一方山色空朦、水波浩渺、林泉深壑、亭榭虚凌的园林艺术景观,以取得纳千顷之汪洋,受四时之烂漫的效果。

西南角辅景区的两个小庭园非常简洁与古朴。重复运用的圆门加强了层次感。而庭院内水池与石桥的处理别具匠心,为园林中较为少见的处理手法,特别是石桥的处理,不设石栏,以粗糙的石条横卧而成,别具天然情趣。浴鸥池面积很小,与大水池成对比,形状萦回多姿,又被两座精致的小桥分割,显得很有层次。

3.2建筑

    作为住宅园林,艺圃的住宅部分不似其他园林以围墙来分隔,而是直接临水,与园林相交融。临水的水阁为住宅的一部分,在此可将全园景致尽收眼底,是全园最佳的观景点。水与两侧附房,形成了水池的北岸线,岸线平直开阔,略显单调,但有利从建筑内部毫无遮地感受对面的天然画境,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圃的主景区为形成开阔之势,除尽量保持水面的宽广外,在景区的中心部位很少布置建筑物,只在水边点缀乳鱼亭,在山林中掩置一六角亭,而将南部的山林景色充分展现。乳鱼亭和六角亭具有点睛之效果。

3.3理水

艺圃的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一,其理水简洁明了,有古朴之风。全园以水为主体,水面集中,水池略成矩形,池岸低平,在临水绝壁与水曲幽院的陪衬下显得开朗坦荡,恬淡雅致。仅在东南和西南角各伸出一水湾,并在水湾处各架石桥贴水而过,形成辽阔的主水面和曲折幽深的次水面,简单而富有变化。石板桥不设栏杆,低平而贴水,极富自然之趣,也维护了水面的开阔感,与池边的山石有机结合,似浑然天成。在西南的辅景区中安排有面积很小的浴鸥他,与大水池成对比,更能衬托出大水面之广阔。

3.4掇山

池南的山林景区为园内各观赏点的视觉中心,似一横轴山水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与中部水景区形成了一幽一畅、一密一疏、一高耸一低平的对比关系。从水池两侧可分别通过石板桥而进山林区,数条登山石径或沿危石盘折而上,或入怪洞隐遁而去。渐山林,可见山石嶙峋,高山蔽目,蝉噪鸟鸣,愈见林深山幽;涧水深深潜流而出,两岸绝壁夹峙,形成深邃的峡谷;危径、池水、绝壁三者互为衬托,通过艺术处理,再现自然山水的精华。山的六角亭置于主山峰之后,通过树林隐约露出亭顶,加深了空间距离感,反衬出前景的高耸。南的假山作为主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隔水与北部的建筑相对立和呼应,共同营造出尺度宜人,风景优美的园林空间。

3.5植物配置

    万历末年1620园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易名药圃即香草中的白芷,《本草》:芷,人谓之药。古人常以白芷、杜若、蘅芜等香草比德,如屈原所作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辛夷兮药房,所以药圃就是种植香草的园圃。清初园归姜,初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改名艺圃也是种植的意思。

艺圃的主体建筑博雅堂南有小院,院中设太湖石花台,主植有牡丹。园中水池南堆土叠石为山。山上有逾百年的白皮松、朴树、瓜子黄杨等,林木茂密,由此生成山林之气。水池东南的思嗜轩,其旁植一枣树,当时艺圃园主姜嗜好食枣,曾在园中植有枣树,作为明朝的直臣、忠臣,枣树其核为红色,可喻赤子之心,以表达自己对明王朝的忠心。乳鱼亭旁,有柳树、梧桐各一株,这些植物均有隐逸高洁之意。水池西南的兰折曲桥名渡香,池中历史上曾植有白花重瓣湘莲、花色娇艳的小桃红,以及罕见的一茎四花、宛若众星捧月的荷花品种四面观音莲,人渡池上桥,满荷花香。浴鸥院中,散置南迎春、红枫等花木;还有百年榔榆一株。艺圃中的这些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一样,共同构筑了良好的生活与园林空间,也具有浓郁的人文特点,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

 

、实习作业

    (l总结艺圃造园中,在空间要素处理上有何特点,以体现园景的简洁与纯净。

    (2实测芹庐院落平面,并标出竖向变化。

 

 

 

 

 

沧浪亭

一、背景资料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人民路南段附近三元坊,是苏州园林中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处,向以崇阜之水城市山林著称,园址面积约十六亩(1100㎡)。1963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再次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沧浪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沧浪亭自五代以来就享有盛名。相传是五代吴越广陵王钱氏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所在,后因世事更迭而废。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时,苏舜钦1008~1048遭贬后流寓苏州,见孙氏旧园遗址高爽静僻,野水萦,心生爱意,并以为数不多的四万钱购得,始在水旁筑亭于北山上,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吾足之意,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此举深受欧阳修称赞,曾写诗题咏曰: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自此,园以人传,沧浪亭名声大著。不数年,苏舜钦卒,园归章、龚二氏。章氏建阁起堂,重加扩建,发现地下有嵌空大石,传为广陵王时所藏。扩建后因亭之胜,两山相对,名甲东南,为一时之雄观。南宋绍兴初年,园为杭金名将韩世忠所得,在两山之间筑飞虹桥,并筑有寒光堂、冷风亭、运堂、缨亭、瑶华境界、翠玲珑、清香馆等。元代,沧浪亭废为僧居,先后为大云庵、妙隐庵等。明嘉靖年间,知府胡宗于此建韩世忠祠,又废。释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曾作记。清康熙年间,巡抚王新命在此又筑苏子美祠。不久再废。康熙三十四年1695宋荦抚吴,重修沧浪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并得文徵明隶书沧浪亭三字揭诸楣,自作《重修沧浪亭记》。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道光七年1827,布政使梁章钜重修此园,增建五百名贤祠于亭之隙地,每岁以时致祭,有记。咸丰十年1860,沧浪亭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巡抚张树声再度重修,建亭原址,并在亭之南增建明道堂,堂后有东、西爽,西有五百名贤祠。祠之南北有翠玲珑、面水轩、静吟、藕花水榭、清香馆、闻妙香室、瑶华境界、见心书屋、步崎、印心石屋、看山楼等,其轩馆亭榭,有旧名,有新题。此次重修的沧浪亭园林建筑,大部分得以保存,形成今天的园林风貌。

沧浪亭占地约16.5亩,是苏州古典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沧浪亭历经兴废更迭,远非宋时原貌,但山丘古木,苍老森然,还保持一些当时的格局,建筑物也较朴实厚重,并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奇巧,呈现出古朴虹劲、饱经沧桑的气氛。

 

二、实习目的

    (1了解沧浪亭的造园目的、立意、空间划分和细部处理手法。

    (2学习以山体为构景中心的造景手法。

3学习沧浪亭的外向借水、复廊为界的处理手法。

 

三、实习内容

3.1空间布局

    沧浪亭古朴清幽,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名园中别树一帜。苏州的其他私家园林,往往以高墙围绕,自在丘壑。沧浪亭则不落同响,敢于破格,大胆借取外景,一反高墙深院的常规,融园内园外为一体,具有山林野趣,总体布局向以崇阜之水杂花修竹为特色,富有自然情趣。以往这里积水弥数十亩,船只可以自由航行。现在园址水面仍很宽广,在苏州各园中尚属难得。有人说得好:千古沧浪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确实,从其园名也可看出水在沧浪亭的地位。然而,沧浪之水并不是通常所见那样深藏于园内,而是潆洄围绕在园林之外,其水源于溪,自西而东,环园而南出,流经园的一半。沿水傍岸曲栏回廊逶迤曲折,漏窗隐隐绰绰,古树参差近水,临水岸石嶙峋,形态各异,其后山林隐现,苍蔚朦胧,仿佛后山余脉绵延远去。体现出该园苍凉郁深、古朴清旷的独特风格。沧浪亭整体以主山真山林为全园的核心,沧浪石亭建于山顶,建筑环山随地形高低布置,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围合成为园林内部空间,形成水景在园外,山景在园内,以亭台复廊相分隔的山水组合方式。此种布局融园内外景于一体,借助园外的水面,扩大了空间,造成深远空灵的感觉。这正是园林的总体布置的特点所在。这与沧浪亭长期以来带有公共园林的性质是相一致的。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品尝沧浪亭,四时景观皆有佳致:春坐翠玲珑赏竹;夏卧藕花小榭观荷;秋居清香馆闻桂;冬至闻妙香室探梅。更有假山、花墙、碑石三胜,为古园凭添了无限的魅力

 

3.2造园理法

3.2.1掇山

    沧浪亭内山外水,山是园中主景,布局以假山为中心,位子园之中央。自西向东,古朴幽静,属于土多石少的陆山。用黄石抱土构筑,中为土阜,四周山脚垒石护坡,沿坡砌道,山体高下起伏,具天然逶迤之妙。沿山上石径盘桓,但见树老石拙、竹绿天青、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有如真山野林,这就是沧浪亭的主山真山林。真山林几乎占据了沧浪亭前半部的整个游览区,却无庞大迫塞之感。是苏州园林山景中的精品。    

真山林土多石少,用以土代石之法,既便于种树,又省人工,四周山脚,垒石护坡,沿坡砌数处磴道,山体石土浑然一体,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难辨真假,极具天然委曲之妙,足见宋元时期筑山之巧妙。山体东段黄石垒砌,山间小道,曲折高下,溪谷蜿蜒,石板作桥,愈显幽壑高峻,质朴成趣,为宋代所遗。山体西段杂用湖石补缀,玲珑巧透,但失之杂芜,属后世所补。山体西南盘道蹬山,石壁陡峭,俯视山下有一潭,如临深渊。虽仅为一潭,但富有生命力的碧水,流淌出山的生机,映现出山的精妙,表现出山的气势。临潭大石上镌刻俞篆书流玉两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水的气象。一曲溪流经山涧而出。汇流聚下,湍湍人潭,水碧如玉,溪涧与潭水形成高崖深渊、山高水深之景。山上峰石巧立,石径盘;古树参差,老根盘固,与石比坚;满山葱笼,箬竹披覆,藤萝蔓挂,卉草丛生,野趣盎然。春天山茶怒放,艳若锦绣;夏时春竹岚岚,树影婆娑;秋季色彩斑斓,舒展高爽;冬日古拙素净,森然在目。山之东北,筑石亭日沧浪亭,点出全园主题。

 

3.2.2理水

遍览苏州园林,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有围墙,都是将园中之水当作了创作主体。而沧浪亭以水为基本立意,借高墙之外的古河葑溪之水来为园林增色,以水环园,水在园外,可谓独树一帜,这就是被造园界称为典范的以水环园景观。因有园外一湾河水。沧浪亭在面向河池一侧不建园墙,而设有漏窗的复廊。长廊曲折,敞一面封一面,间以漏窗。空间封而不绝,隔而不断。外部水面开朗的景色破壁入园,使沧浪亭园内的空间顿觉开朗扩大,可见造园家独具匠心。人游廊内,扇扇花窗,步移景换,动静结合,处处有情,面面生意,既是法,又是理。溪流两岸盛石,毫无堆凿痕迹,古趣盎然,沿岸杨柳拂水,桃花芬芳,古栏曲折。隔河南望,廊阁起伏,轩榭临池,古村郁然,波光倒影,引人入胜。园墙和漏窗隐约透出园中景色,隔水迎人,格外幽静,给人以身在园外。似已人园的感觉。漏窗敞露外向,使沧浪与封闭的私家园林形成迥然不同的特点,为此园独异之处。

 

3.2.3植物

    沧浪亭的基址原为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并且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所以沧浪亭在造园之初,就有很好的植被,古木繁花成为主景沧浪亭的难得衬景,其古朴之意,为新园所不及。可见了解园址的植被情况,在造园中十分重要,《园冶》中说新筑易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还说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园中之树木,是难得的造园资源,应千方百计保留利用。

沧浪亭充分利于植物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选用本地众多的传统品种,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在植物配置时根据不同花色、花期、树姿、叶色等观赏特性,互相衬托。沧浪亭中四时景观皆有佳致:春坐翠玲珑赏竹;夏卧藕花小榭观荷;秋居清香馆闻桂;冬至闻妙香室探梅。

 

3.3细部处理

3.3.1廊与复廊

沧浪亭的迤逦高下,把山林池沼、亭堂轩馆等联成一体,既是理想的观赏路线,又是连接各主要风景点的纽带和导游线。通过游廊的漏窗浏览园内山石树木、花草、轩榭时,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若隐若现动态的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利用粉墙窗框来划分空间。使闭合、开敞、明暗、左右、纵深相结合,达到有变化、有层次的园林艺术空间体系。在沧浪亭的主景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复廊,是园中独特的建筑。这一形式的廊,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又称里外廊。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所以廊的跨度大些。中间墙上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一般设置两边景物各不相同的园林空间,它妙在借景,把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通过复廊互相引借。使山、水、建筑构成整体。沧浪亭的复廊北临水溪,南傍假山,既把园景分为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又利用漏窗沟通内外山水景色,园内园外,似隔非隔,似隐非隐,既藏又露,既露又藏,使水面池岸、廊榭山石相互衬托。融为一体。正如园林专家陈从周所言:妙手得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复廊南半廊以赏山景为主,北半廊以看水色为佳,敞轩和花窗使园内的山林水流互为照应,连成一气,南侧阳光使廊北景物相对明亮,便于两面观景。园内回廊迂曲延伸,轻巧幽深,富有画意。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具有审美的价值,廊和漏窗相结合,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耐人寻味。

 

3.3.2漏窗

漏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漏明墙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及,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沧浪亭廊壁上有众多漏窗,传为一百零八式图案花纹,无一雷同,仅在假山四周就有近六十式之多,一字排开,连绵不断,式式构作精巧,变化多端,透过水光云影,让人感到园外的沧浪之水仿佛是园中之物,借景效果极为显著。

 

、实习作业

    1)草测沧浪亭石亭及其环境的平面、立面。

    2)草测复廊、面水轩、观鱼处。

3)即兴速写3辐。

4)以实测为基础,总结沧浪亭的造园特点,阐明复廊运用的独到之处

 

 

 

 

 

 

 

 

<杭州篇>

 

 

 

 

 

 

 

 

 

 

 

 

【太子湾公园】

1.背景材料

太子湾公园南靠九曜,南屏二山,东邻净慈寺,小有天园及张苍水,章太炎墓道,西借南高峰烟霞翠岚入园,北有一长列高大葱郁的水杉密林如翠帷中垂而与车水人流的南屏路相隔。山(九濯、南屏)为屏,水(明渠)为脉,山障水绕,气韵生动。太子湾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及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背山面湖的密林间,原是西湖西南隅的一片浅水湾,有近180亩低平的空地,据《宋史》记载,宋时曾被择为庄文、景献两太子埋骨之所,湖湾因此而得名。古时的太子湾为西湖一角,由于山峦泥沙世代流泄冲刷,逐渐淤塞为沼泽洼地,解放后,曾是两次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积处,西湖泥覆盖层达2—3m,表面为喷浆泥,经阳光曝晒,满是龟纹和洞坑,踏之如履软絮。土壤色黑、黏性重、物理性质差。山麓山坳岩隙为黄壤,属砂质黏土。1985年,西湖引水工程开挖的引水明渠穿过太子湾中部,钱塘江水自南而北泻入小南湖,明渠两旁堆积着开山挖渠清出的泥土和道渣,形成一块台地、两列低丘,其余皆为平地,地面长满藤蔓,间或有几丛大叶柳,冬季叶落枝垂,平地及堆泥区一片枯败景象。太子湾紧接九曜山北坡,夏季无风,冬季风厉,立地气候条件不佳。

该园始建于1988年,随着钱塘江西湖引水工程的竣工,这里被辟为太子湾公园。总面积76.3hm2

 

2.实习目的

(1)学习自然山水园的理景手法,着重体会山水骨架的构建对园林布局、空间组织的作用。

(2)学习在自然山水园的竖向设计中,如何处理地形塑造与水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3)学习在自然山水园的种植设计中,如何运用植物的体量、质感、色彩等来塑造空间。

 

3.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在总体构思中,将太子之意延伸为龙种,故在整体布局中,突出龙脉,以水为“白龙”,以地形植被为“青龙”,两条龙相互渗透,形成动与静、内与外、上与下等不同关联,共同构建全园的山水骨架。

太子湾公园以园路、水道为间隔,全园分为六个区域,即入口区、琵琶洲景区、逍遥坡景区、望山坪景区、凝碧庄景区及公园管理区。琵琶洲是全园最大的环水绿洲。

3.2地形塑造

在地形塑造中,利用丰富的竖向设计手段,组织和创造出池、湾、溪、坡、坪、洲、台等园林空间,同时还根据功能与建设管理的需要,严格控制排水坡度,将所有园路均低于绿地,对园区排水及植物生长更为有利。全园地势南高北低,顺应引水需要,利用地形形成高差,促使水流顺畅的泻入西湖。

3.3水系处理

在水体处理方面,首先是从功能出发,在保证满足钱塘江——引水工程需要的同时,从景观和谐出发,以自然朴野为原则,在水系走向、驳岸处理、水位控制、水景营建、植物护岸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与建设,使引水工程与景观创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水系由引水河道接出,以瀑布、溪流、跌水、潭池等多种形式组成,最终分流三处,在全园迂回流淌后泻入西湖。

3.4种植设计

植物配置中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生长态势等多种因素,利用植物特有的色彩、体量、外形、质感等表征,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空间。植物配置分高、中、低、地被及草坪等五个层次。高层主要有乐昌含笑、四川含笑等木兰科植物;中层按照季相划分,春季以樱花和玉兰为主,秋季突出丹枫和银芦;低层大量使用火棘和三颗针等植物:地被突出宿根花卉和水生植物;草坪以剪股颖和瓦巴斯为主。种植形式以片植与孤植、密植与疏林相结合,以体现全园自然、单纯、明快的氛围。

3.5建筑道路

园中建筑不多,且体量较小,以体现建筑融于绿色,建筑生于绿色之感。同时在建筑及工程构筑的外装饰上,利用带皮原木、水泥仿木、茅草、树皮、水泥塑石等材料与手段进行了自然化的处理,以保持全园景观的和谐统一。园路分为三级,均采用石材铺设。

3.6用地平衡

太子湾公园的精到之处在于以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为辅以其他形式的水系处理,结合丰富的地形塑造,构建了一个饱满稳定的山水骨架,在其之上覆以大块面的植物种植、轻盈的建筑及流畅的园路,使全园在创造丰富景观空间的同时,不失简洁明快的特点。正如中国画论中指出:“山之体,石为骨,土为肉,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

 

4.实习作业

(1)以太子湾公园为例,总结自然山水园中地形与水系的处理手法。

(2)总结太子湾公园水系驳岸处理的手法(护坡形式、材料及植物等内容)。

 

 

 

 

 

 

 

 

 

 

 

 

 

 

 

 

 

 

【花港观鱼】

1.背景资料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是一个介于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间的半岛,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花港原指源出于大麦岭后花家山的一条溪流,为西湖诸源之一。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花家山(今丁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亭墙颓圮,野草丛生,除浅水方塘外,一片荒芜。1952年和195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形成目前这座集观赏、游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园,今日花港观鱼与西湖杨公堤景区相毗邻。是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园。

 

2.实习目的

    (1)体会各个景区不同的特色,各景区开展的活动内容及服务设施,作为设计的借鉴。

    (2)分析全园各景点如何以植物配置形成各自特点。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如花坛、花台、树坛、孤立树、树丛、树群、草坪或相互配合的例子,分析植物的种类、树木、配置方式。

(3)实地踏察牡丹园局部,对地形利用与改造、园路场地的安排,植物配置等方面评述其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设计的借鉴。

 

3.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特点,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形成的“花”“鱼”“港”的景色,以牡丹和红鱼为主题形成总体布局方案。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新花港、大草坪、密林地和红栎山庄七个景区。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其中以观鱼的红鱼池和赏花的牡丹园为公园的主景区。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主要导游线连贯各景区,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变化虚实对比的连续构图。以草地和植物为主体组景,具有开朗、明快的特色。

3.1.1  红鱼池

    面积约2.8hm2,位于公园中部南侧,是全园平面构图中心。鱼池四周用土丘和常绿密林围绕,组成封闭空间。鱼池以山石驳岸,低接水面,掇石有聚有散,或隐或显,高低错落,重点处作崖岸散礁,以增加池岸曲折起伏变化。临池水边,栽种了色彩绚丽的花木,花落时,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落鱼身鱼嘬花”的诗情意境。在池中堆土成岛,增加景观层次,以曲桥、土堤与周围园地相连接,水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片。

3.1.2牡丹园

    公园主景之一,面积约1.1hm2。在植物造景方面,除突出牡丹花的艳丽姿容与增添牡丹的画意佳趣外,还要求“方多景胜”四季美观。采取以土带石,土石结合的假山园形式,参照我国传统花卉画所描绘的牡丹与山石相组成的错落有致的画面来布置。为了使游人在赏花时能看到每株牡丹的花姿,又保护牡丹免遭践踏,平面布置上用曲折小道划分为18个区,拱环制高点上的牡丹亭。将纵横交叉小道的路面低隐于小区之间,远望不见路。避免因道路而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保持牡丹园完整的艺术构图景观。牡丹亭畔小径一侧,结合地形,辟设自然平台一处,植古梅一株,梅树下,铺黑白卵石树形图案,犹如梅之倒影。以宋代诗人林逋咏梅诗“疏影横斜”的诗情来立意造景,并有现代学者马一浮题名为“梅影坡”。自牡丹亭中眺望,公园东、南、北三面景色尽收眼底。东面,绿树婆娑,遥接湖波堤痕;南面,南屏山葱茏山色被借景入园,密林浓荫后,一湾绿水萦绕,拱桥飞架,港汊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沿水竹树繁茂,禽喧枝头,透露着山野风情;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浮想联翩。草坪上间以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的场所。

3.1.3  大草坪

    景区面积1.8hm2。采用开朗空间处理,境界开阔。边缘种植大片雪松纯林,与周围景区分开,气势磅礴,构图简洁,与鱼池的闭塞空间形成对比。北临西里湖,境界辽阔,可极目远眺北山一带的湖光山色和六桥烟柳。为打破大草坪空间的单调,草坪中央布置了一个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构成了空间的多重性。

3.1.4新花港

    在公园西部,由人工疏挖而成的自然曲折、宽狭不等的港道,沟通了小南湖与里西湖,发挥小南湖的游览作用,也为公园增添水景。夹港两岸种植四季花木,在岸坡高大乔木的浓荫掩映下,繁花如锦,使花港名副

其实。

3.1.5丛林区

    在公园西部,与牡丹园相邻。利用原有杂木林,增植常绿阔叶树,结合地形开辟建林间小道,环境幽静,宜于漫步休息。芍药圃与疏林草坪区在公园南部,面积5.5hm2,局部辟为芍药圃。建亭设廊,环境幽静。在小南湖与花港交接处,建水榭式茶室一座,以牡丹园为对景。该区色叶树为主,为公园增添秋色。

3.1.6红栎山庄

    红栎山庄位于花港公园西北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造,为杭人高云麟别墅,俗称“高庄”,在湖上的众多别墅中向以幽雅著称。当时,庄内遍植春柳,四围亭台环绕。其内辟有莲池,池中养着各色金鱼。园景以喜竹、夏荷、秋菊、冬梅出名。庄后小桥,下通湖中,北可观隐秀桥,西能看三台来水,玉泄清流,铮淙可听。园内园外互相映衬,湖山秀色历历在目。可惜这么优美的一组建筑,在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时被破坏殆尽,只剩藏山阁一处。2003年,结合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取山庄之园林意趣,在杨公堤畔花港公园原鱼乐园内易地恢复此庄。如今的红栎山庄,占地面积约4.67万m2,经一番仿明代风格式样的装修后,形成了一组有楼、馆、阁、榭、堤、桥、园、林巧妙融合的休闲园林建筑群,六七幢小楼被分别命题为“红栎山庄”“梦蝶楼”“枕湖居”“云麟湖馆”“画舟梅笛轩”等雅号。现由百年老店知味观经营杭州菜,遂亦名“味庄”。

3.1.7  蒋庄

    蒋庄位于花港公园内。此庄原为金石收藏家、无锡人廉泉(1868—1932年,字南湖,号惠卿等,其夫人即吴芝瑛)的别墅,名“小万柳堂”,后售给南京人蒋国榜(清末至民国,字苏庵)。蒋得此楼后,改建屋字,并易名

为“兰陔别墅”,俗称“蒋庄”。蒋庄是目前杭州保存比较完好的私家庭院之一,傍湖而筑,修竹婆娑,以其门对藏山阁,又名“掩水园”。现此庄已辟为马一浮纪念馆,对外开放。建筑东临小南湖,主楼建于1901年,东楼与西楼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3468m2。主楼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房,三开间,通面阔15m,进深12m,单檐歇山顶。四周回栏挂落走马廊,与西楼相接。东楼正面重檐,南北为观音斗式山墙。

3.1.8魏庐

    魏庐又名“惠庐”,位于花港公园西侧。其占地面积2000m2,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有大小客房十余间。2003—2004年,对魏庐进行了全面整治,使这一老景点重新焕发出生机。融入了花港公园的景观。在整治中,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保持了原来砖木结构的风格。步入魏庐大门,进口处脚下是一段青石阶道,它的西侧是一座古雕方亭,雕刻工艺十分精湛,装饰风格繁花似锦。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回廊迂回曲折,街窗临池,红鱼

戏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在园林配置上还采用松、竹、梅加以点睛,辅之以观叶观色植物,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建筑。

3.2园路设置

    全园有东、南、西三处入口,东大门位于苏堤,邻接游船码头,西、南入口设在西山路和南山路上。公园主干道贯穿东西两出人口,另有支路连接各个景区。路宽分3m、2.5m、2m和1.6m几种,部分小路为1.3m。园路除入口部分外,均随地形弯曲,自然流畅。

3.3竖向设计

    公园建造充分利用原来地形,因高就低,全园地是由西向东南倾斜。牡丹园相对高度在lOm左右,牡丹亭设于其上,为公园中部制高点。全园地形均作自然起伏,避免平坦无奇。大都采用地面排水,园路低于两侧绿地,兼做排水之用。

3.4植物配置

    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较高,对园林植物的体型、层次、色彩的对比组合,作了细致的处理,全园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自然式种植方式,以园林植物组成疏林草地、丛林等不同景观和不同功能的园林空间。观赏植物除牡丹之外,选择了海棠、樱花为主调,广玉兰为基调。力求景色丰富,季相明显。冬季有蜡梅山茶,早春有梅花玉兰,春天有海棠樱花,晚春有牡丹芍药,夏秋有紫薇荷花,秋天有丹桂红枫。每个园林空间的植物景色各具特色,有主有从,各景区主调

基调树种均有区别。

    牡丹园要求色彩鲜艳,以牡丹为主调,配植槭树,针叶树为基调,配植方式以混交为主,是全园种植的构图中心。牡丹怕烈日喜半阴,为不影响假山园的小比例尺度,园内不用高大乔木,而用树荫不太浓密的亚乔木庇荫。为增加秋色,丰富冬景,配植较多的色叶树、观果树和常绿树。花木配置上为四季景观的需要,以牡丹为主景,同时选用花期与牡丹不同的配景花木,如杜鹃、梅花、紫薇等。

    鱼池景区为突出“花落鱼身鱼嘬花”的园林意境,构图要求华丽,以海棠为主调,广玉兰为基调,临池水边混交栽种色彩绚丽的花木和水生、湿生花卉。

    草坪区在功能上要求开朗辽阔,构图简洁雄伟,主要选用巨型大乔木雪松为基调,樱花为主调,栽植上以小片纯林为主,不用灌木,以免琐碎。

    花港一带为起到屏障作用,采用连续的种植构图方式,以阔叶常绿树为基调。春天以樱花,夏天以紫薇,秋天以红枫作为港湾突出部分和岛上的焦点树种。主干道两侧,构图简洁,乔木采用五种,使用自然式,以广玉兰为基调贯穿始终。春季以红色海棠花及白色珍珠花点缀,夏秋以红白紫薇装饰。

    全园以广玉兰为基调,将各区统一起来。公园配植大量的红色花木,约占花木的40%,与大面积浅绿色草坪在色彩上产生明显的对比。公园多暗绿色常绿树,大量种植白色、黄色的花卉,以创造明快的园林景色。在混植和分层配植时,注意乔、灌木的形态和叶色绿色度的组合。全园花色色调虽不多,由于花色的色度变化和叶色的绿色度变化,全园园林植物的变化十分丰富。为了延长花期、景色和使四季花开不断,较多采取不同花期的花木混植,在树丛、树群内分层配置不同花期的花木,花期长者株数多,花期短者株数少,同时多采用宿根花卉来延

长园林空间的迹象变化和色彩变化。

草花布置,除人口处采用规则式花坛、花带形式外,其余均作自然丛式,置于树丛树群之前,在林缘水边、路旁石畔还疏落地点缀一些多年生宿根花卉,更加突出公园的花景。

 

4.实习作业

    (1)牡丹亭速写。

    (2)实测大草坪区的空间关系和植物配置。

    (3)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分别选取疏林草地、水边、桥头、建筑、道路交叉口等不同位置进行,并从植物配置方法、景观特点、成景方式、空间尺度关系、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潭印月】

一、背景资料

    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西湖外湖中最大的一个岛,人工堆积而成,面积7hm2,水面占4.2hm2。从整个西湖的布局来看,西湖三面环山,三潭印月为沿湖各风景点对景的焦点,又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三立,丰富西湖的赏景空间层次。

    三潭印月的前身是始建于后晋天福年间(936-943)的水心保宁寺。北宋时,杭州知州苏轼疏浚西湖后,曾于湖中立三塔以为标记,严禁在三塔内种菱荷,以防西湖淤塞,时三塔不在今址,后毁。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池。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月光映潭,影分为三,故称为“三潭印月”。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浚湖筑小瀛洲放生池时,于池外筑三塔于今址。今塔相传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石质,塔高2m左右,作喇嘛塔式,塔身呈球形,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相传旧时中秋之时,皓月当空之际,时人在塔内点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之月、水中之月相映成趣。天光云影交相辉映,扑朔迷离,其境绝美,妙不可言,这就是久负盛名的“三潭印月”胜景。

    清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总督李卫又加以经营,筑土堤横贯东西;架曲桥于渔沼之上,贯通南北,池中种植荷花、睡莲,环池广植木芙蓉,此便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渔沼秋蓉”胜景:并在岛上建亭、台、楼、阁。从此形成了三潭印月的“田”字形框架的基本格局。

    早在宋代,西湖十景中已有“三潭印月”之名,可见小瀛洲岛屿堆成之前,此处已成名胜.但只是水上游览点。自从此岛堆成,三潭印月不但可以舟游,而且可以陆游,扩大了游览内容,使这一名胜更加充实丰满起来。

2005年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修缮整治。整修了先贤祠、卍字亭、迎翠轩、花鸟厅、御碑亭、我心相印亭等建筑,进一步发掘人文历史景观;适量增添了四季花木,梳理林下灌木及地被层,增添岛上的花卉植物种类,在内湖广植优雅的水生湿生植物,使岛上花卉色彩鲜明,植物景观丰富;重新整治了游船码头、照相亭和售货亭等,重新统一设置了导游牌、指路牌、果壳箱、护栏、电话亭等,完善各类配套基础设施。

 

二、实习目的

    (1)学习造园中常用的岛屿营造方法,通过堆积岛屿来分割水面,创造不同的空间感觉。分析岛屿与其他陆地的联系方法,如何通过交通工具、堤、桥、汀步等各种不同方式来增加游览者的个人体验。

    (2)建立整体的空间感觉。园林设计不能舍弃周围的环境来孤立地考虑具体的方案,设计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必须有一个宏观调控的观念,调整好点与面的关系,面与面的关系。自身内部景色优美的同时,需要将周围的景色能够被自己利用,同样自身也能够成为其他景点的借景。

    (3)通过实地观察,分析在岛屿的内部与外部如何通过景观要素的建立丰富景观层次,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平面布局对这一目的的作用。

(4)体会视觉与景物之间的视觉关系。景高:景深=1:10,仰角在6°~13°较为合适,植物、水面、道路都具有调整视距的功能,使人获得最佳视觉感受。

 

三、实习内容

(一)总体布局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以南北向桥、岛为轴线,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先贤祠、三角亭(开网亭)、方亭(亭亭亭)、迎翠轩、花鸟馆、六角亭、我心相印亭、三潭印月等建筑物及湖石峰与曲桥,以供游览休息之用。

    由岛北码头上岸,这里昔日有“小瀛洲”石牌坊。正面的那一座歇山式的敞轩,原是清水师名将彭玉麟(1816-1890年)归隐时所筑的退省庵;辛亥革命后曾改作先贤祠,奉祀明末清初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四位浙籍学者——吕留良、杭世骏、黄宗羲、齐周华。

    先贤祠边,便是九曲桥。九曲桥连接南北,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起了扩大空间,延长游程,引人渐入佳境的作用。在迂回多变的曲桥上,随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布置了三角形造型的开网亭,建亭于桥上的亭亭亭,水中则点缀有九狮石。

    九曲桥尽头是岛的中心绿地。此处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两季景色尤佳。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感到如入蓬莱仙境。绿树繁花掩映着一堵矮墙,青瓦粉墙上嵌有数个花窗,墙内墙外,景色互见。墙上开有洞门,门额“曲径通幽”,出自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1858~1927年)之手。洞门口一条石板铺成的幽径通往竹林深处,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竹林后有一座古建筑,便是彭玉麟退省庵的闲放台。“闲放”之名出自清康熙朝大学士高江春的诗句:“圣朝休甲兵,吾其得闲放。”这是在整个岛区极为开阔空旷的环境下设置一处封闭幽奥的境域,使人感到一种空间气氛的变化,并从中获得心情上的安定感。沿矮墙南行,是一组绿色的建筑:迎翠阁、木香榭、花鸟厅。这里水绿树绿,波光树影,浓浓淡淡,苍翠欲滴,春深似海。

    中心绿地也是南北东西堤桥的交汇处,这里有新复建的卍字亭。“卍”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万德圆满”之义,始建年代不能考证。此次按老照片上的建筑形式在原址恢复。由绿地南行,重又上一段曲桥,曲桥中部有康熙题名的“三潭印月”御碑亭。曲桥尽头是一座一面为粉墙洞窗、一面是轩廊的敝亭——我心相印亭。亭南湖面上,三座石塔亭亭在目,这就是“三潭印月”石塔。从“我心相印亭”南望,三塔对称地布置在全岛的轴线上,使

岛与塔连成一个整体。

(二)景观特点

    三潭印月的特点是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面面有景,环水抱山,山抱水。三潭印月通过堤岸和树木被划分为内湖和外湖,而内湖又由东西和南北的两条轴线划分为四个空间,使内部空间层次加深。南北、东西轴线的处理上,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南北轴线由建筑和曲桥贯穿,东西轴线则是堤岸、岛屿组成,两条轴线是自然与人工的对比,形成内部空间主次分明的丰富变化。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丰富了园林层次。

    另外在南北轴线的建筑由曲桥连接,运用不同的曲度和平面变化延长游线,缓解平淡感,同时利用曲桥来弱化人工轴线的生硬感觉。东西轴线利用自然的岛、堤、树木配置来打破轴线感,形成空间变化。

    建筑平面变化较多,且多开敞通透,彼此成对景,并使用粉墙漏窗创造空间,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全岛利用不同植物合理进行空间划分,形成大小不同,或开阔或郁闭的空间,从岛外看岛则林木茂密,林缘线丰富,富有韵律感。植物配置多考虑中秋赏月时的效果,水面种有多种睡莲。

 

四、实习作业

    (1)实习报告。重点分析三潭印月的湖中湖、岛中岛这一特殊布局形式,及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形成方式。

    (2)以速写加文字的形式,表现岛中建筑如何通过漏窗等方式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流动的空间。

    (3)选取岛中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从植物配置方法,成景方式,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杭州花圃】

一、背景资料

    杭州花圃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西侧腹地的黄金地段,东临西山路,与曲院风荷隔路相望,西靠龙井路,南邻128医院,北以金沙溪为界与赵公堤接壤,总用地面积26.23公顷。花圃周边景区、景点环绕,在800m范围内就有曲院风荷、岳坟、植物园、双峰插云、茶叶博物馆、郭庄、赵公堤等。

    杭州花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建圃初始,遵循“科研、生产、观赏”三结合的方针,建成具有“科研内容、生产基地、公园外貌”的花卉圃地。在当时曾作为样板影响了全国各地园林部门花圃的建设。

    鉴于杭州花圃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中的独特区位,适应风景区的建设、发展需求,促进旅游的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就将杭州花圃的改造纳入议事日程,先后编制了多轮改造方案并于1999年完成了对东部区块(莳花广场部分)的改造。2002-2003年,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了全面的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杭州花圃作为综合保护工程的一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供

了花圃改造方案,以此方案为蓝本,开始了花圃的综合改造工程。

花圃地块用地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90-775m,南北宽268-400m,全圃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基本自西向东倾斜,黄海高程变化在15.20-8.20m。用地东部原为西湖疏浚堆泥区,土壤偏酸性,西半部土壤中性偏碱。园路结合生产需要,呈网状布局、平直相交,基本把全圃分割为北、中、南三大条块。路边乔木成林、长势良好。园中水生花卉区、兰花室、盆景园外围乔灌木高低错落、疏密有序,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二、实习目的

通过杭州花圃由城市生产绿地发展为城市公共绿地的改造实践,体会如何在利用现状、尊重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山水骨架、布局空间的重塑,达到“人与天调、人花共荣”的设计立意。

 

三、实习内容

(一)现状分析

    杭州花圃改造工程建立在对原始地形、水系、植物的分析基础之上。在原始条件中,有以下几点对于布局有制约或有利影响,主要包括:

    (1)三面环景、一面为院(疗养院),宜按“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造园手法,形成借景或障景。

    (2)区内原有孤立、零星的水面,自净能力及景观效果一般。应将区块内的水景塑造纳入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水体整合范畴之内,以宏观的视角来处理花圃的水系组织形态。

    (3)用地地势平坦、平直的路网形态具有鲜明的生产圃地特征。如何通过山水骨架的重塑、结合路网体系的调整,创造自然迂回的景观变化、兼顾土方平衡需求,是改造的难点。

(4)如何将江南传统园林“精在体宜”的造园艺术、中国传统的赏花文化同现代园林的休闲游赏需求有机结合是改造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以莳花广场、四时花馆为中心,采用一主多辅的集锦式布局手法。

在花园东西向中轴线方向布置有以莳花展示为主、以满足户外大型活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莳花广场和以温室花卉展示、室内休闲为主、室内外环境密切交融的“四时花馆”。

    “莳花广场”部分位于花圃东部,以简洁、大气的空间处理形式,结合“花渠”、“水花台”、“散花台”、“十二花神”雕塑及花卉文化的延伸(包括儿童之花、音乐之花)等素材的综合处理,形成场地东界的大型户外莳花展示场地。“莳花广场”东界以保留的水杉树为背景,西侧散花台部分借远处北高峰之景,形成有障有借的空间界面。本广场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大型节庆活动的布展。

    “四时花馆”的室外环境以镒芳湖为中心,湖之北、西两侧布置观赏温室。集中的水面、大型温室花卉展室、临水而设的缀花草坪,构成花圃的中心景区。花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南缘设咖啡茶座,室内室外均花意撩人、相映成趣。

    在中心主轴的外缘、场地的北、西、南三面,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手法,结合现状地形条件、人文资源、花卉主题串联有各具特色的花卉展园,主要有:

    (1)天泽孚应:位于园之东北、临近杨公堤流金桥。此景点以天泽楼为主景,三面有水,建筑群体布局照应多面景观。为顺应史书记载中“宋代京尹与明代郡守在此祈雨”所建。

    (2)小隐园:位于天泽楼以西、莳花广场西北角。小隐园与花圃的结合点在菊花,借菊夫人以菊花新曲起舞之因建菊园小隐。地之东西皆有小溪贯南至菰蒲水香,使得院落式布局的菊园取得闹中取静的空间氛围,暗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景观意境。

    (3)金桂秋满:用地北侧小隐园以西。

    (4)菰蒲水香:莳花广场以西、小隐园之南。保留利用了原有沼生湿地,通过与外界水系的沟通串联,梳理水体框架,提供了沼生花卉的展示场地。

    (5)金涧仰云:在四时花馆以北、金桂秋满之西。此处得景在于仰高、眺远。高台远借双峰之景,取“近水楼台先得月、近山楼台先得云”之意,通过竖向的高低起伏变化,将赏景、休闲、花卉展示结为一体。

    (6)翠谷听香:在公园西入口处,四时花馆之西。通过地形的处理围绕西入口广场,并引导至规划中的四时花馆。种植芳香植物,翠谷穿风、清香袭人。

    (7)岩芳水秀:在花圃西南高地。起土山由角隅跌落而下,主脊向北,西墙以黄石与岩生植物组合而成,以土山带石结构掇山而成“众香岩”。谷地作涌泉花溪,黄石跌落作花台。

    (8)借壁生辉:位于原花圃盆景园南界。按“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处理手法,结合区块南界长廊的处理,形成公园的特色景点。

    (9)兰花室与插花艺术馆:位于公园东部、南侧,均为原有景点。通过环境的整合改造,塑造精品兰花展室与满足游人参与需求的插花艺术馆。

以上各部分基本环绕花圃的外圈地带,逐一展开,形成杭州花圃各具特色的花卉展园。在这些园林中,有的是采用庭院式的处理手法,形成园中园,有的采用以自然素材(包括花卉、山石、水体等)为园林主景,在中心空间主框架的协调统一下,形成各具特色的集锦式园林。

 

(三)设计方法

    在杭州花圃改造工程中,景观创作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设计构想

    在总体关系上,外连内合,强调整体。花圃改造不是孤立的造园,而是整个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山水骨架、脉络的形成无不顺应、强调与外界的视线呼应、功能串联。使花圃环境真正融入西湖湖西的总体框架之中。除了总体布局中提到的散花台、金涧仰云、天泽孚应等景点考虑到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以外,花圃的边界处理是颇有特色的。其边界强调了障与透的关系,化不利为有利,化随机为必然,拓展了视域,丰富了景观层次。

2.布局结构

    布局结构上,采取了一主多辅的集锦式布局,形散神聚。场地周边的多个组团式花园为各类花卉的展示提供了尺度精巧宜人的小空间。各个小节点分别有不同的花卉或人文主题。而位于场地东西向的中央轴线方向布置了莳花广场与四时花馆,其空间尺度较大,利于塑造壮观的花卉展示场景,同时它又作为花圃的“心”,将周边地带集锦式花园串联起来,增强了花园的秩序性、方向感,增强了花园的整体性。

3.景脉传承

    作为改造类项目,杭州花圃的改造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植物条件、水系条件,新建园林与原有有利条件完美衔接,浑然一体。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菰蒲水香与天泽孚应,保留了原有树木、水体,新建设施、建筑完全融入环境之中,使得新建项目建成后即取得历史感。

4.汲古赋今

    现代园林不是单纯的观赏性园林,应在突出主题表达的同时,满足游人的参与、休闲需求。花圃改造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在塑造各类不同主题的花卉展示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游人的休闲、参与需求,使得改造方案结构丰满,可游、可憩。其中包括茶座、婚庆场地、插花培训、莳花广场表演空间得预留等。

四、实习作业

    (1)分析花圃改造中如何在尊重现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实现由生产绿地到城市公共绿地的转变。

    (2)阐述花圃边界空间处理的特色。

 

 

 

 

 

 

 

 

 

 

 

 

 

 

 

 


平湖秋月

一、背景资料

      南宋时平湖秋月位于苏堤三桥之南龙王祠,明末移建至孤山路日,即今平湖秋月处。唐朝时期,在今平湖秋月所在地段曾建有望湖亭。南宋时期,随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又在此处建望月亭。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此处改建为龙王祠,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又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铺筑平台,构围栏,立碑亭,题名平湖秋月,由于平台向南伸出水面,视线低平,视野广阔。是临湖赏月的好地方。解放前,平湖秋月景区可开放游览的仅0.15hm2,西侧建有犹太富商哈同的罗苑即哈同花园,在湖边占地约0.4hm2。解放后整理平湖秋月。1956年扩建平湖秋月,改建罗苑旧址,迁走浙大等单位宿舍,拆除部分建筑,移动其中原有厅屋位置,改建湖天一碧,铺设园路,使之与外湖相同。1977年改造平湖秋月周围的环境,拓宽临水平台,改造人口小桥,修建碑亭,重刻碑石。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测绘等}_作掌握平湖秋月的整体空间布局及造景手法等。

2通过实习,为园林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收集文字、图纸和摄影等资料。

 

三、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亭台楼阁依湖平铺,高阁凌波,依窗临水,石桥九曲。宋代孙锐有诗云: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自古以来平湖秋月就以秋季赏月的活动最为著名,因此此景区的设计主题是秋景和赏月,从植物配置、建筑布局等方面都烘托这一主题, 明代徐文长写过一首藏头诗: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平湖秋月景区非常狭长,用地最窄处仅13m,而将近一半的长度上用地的宽度不足20m,在这一平均宽度不到长度1/10的基地上,建筑占地面积占用地面积达23.3%。主要有三组建筑和建筑间的绿化用地组成该景区,由东向西是御碑亭、平湖秋月亭、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组成,是一处沿湖展开、错落有致、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哈同的私人别壁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怜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3.2造园理法

3.2.1建筑设计

    (l建筑布局

    建筑均未采用狭长廊的形式,而是采用进深较深的单个建筑进行组织,五个建筑分布在带形用地上,这些建筑前临孤山路。后与湖面相近接,使建筑空间、植物空间的交替组织,减少景区的狭长感。

    (2建筑形式

临水建筑的赏月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处理五个建筑的临水空间的手段是不同的,有的连接水中赏月月台,有的直接探人水中,有的则与湖面有一点距离。同时平湖秋月三幢建筑用水中赏月月台、平桥相连,形成一组水中的建筑群落,穿牗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美景入窗而来。

    (3意境表达

水中建筑采用小拱桥,桥洞在水中呈现圆月倒影,跨过水池通向建筑面向孤山路的月洞门,也暗示平湖秋月的惫境。湖中月、池中月、月洞门、拱桥,众月辉映的意境油然而生,蔚为壮观。

 

3.2.2种植设计

    (1四季兼顾,主题突出

    以色叶树和花木来衬托秋月主题,秋色叶树以红枫、鸡爪槭、紫叶李、乌桕、柿子等五种为主,体现秋色,花木以月到中秋桂子香的桂花为主,体现秋香。宋代王汰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诗中体现了桂花的使用,突出秋景。

    突出秋景还兼顾四季,配置了春花的樱花、海棠、黄馨、杜鹃,夏花的含笑、石榴、夹竹桃、广玉兰,冬季除常绿树种外,采用梅花、蜡梅花等,形成四时有花的美丽景色。

    (2层次丰富,空间感强

    植物配置层次丰富,道路两侧的种植前后错落,有疏有密,枫杨、香樟、柿子、桂花、黄馨、含笑等,形成高度上层次丰富的植物搭配,大大减少基地的狭长感。

    (3方式变化,多而不乱

树种多将近40种,以香樟、桂花、海桐为基调,开花灌木以丛植为主,不混乱,在开花时效果非常明显。

 

3.2.3竖向设计

    (l微地形处理

    主要以小块的草地为主,且坡度平缓,路曲折的地方点缀景石,以弥补草地的平缓带来的景观上的不足。基地主要向西湖排水。

    (2高差变化,营造竖向空间

荃地比较平缓,无法结合地形的变化来营造起伏的道路,因此步行道经过建筑或者建筑平台,营造路线的起伏。

 

3.2.4道路交通

    (1}道路线性丰富

    道路曲折为主,直线道路偏居一侧,仅占全长的1/7,采用曲折形道路,形成即若即离的临湖空间。

    (2道路形式多样

湖滨步行道的组织方式多样,有的以水中平桥、水中平台相连,有的直接穿越建筑,有的则从建筑背后通过,多样的组织使临湖道路情趣多样,步移景异。

 

四、实习作业

    1)草测平湖秋月建筑的平面、立面。

    2)自选平湖秋月中建筑、植物、水体、置石等,速写3幅。


灵隐寺

一、背景资料

    “斗牛之下有郡,曰:钱塘。

    浙水之右有山,曰:武林。

    居山之寺。曰:灵隐,其得境之胜地乎。

    —《灵隐寺碑记》宋·罗处约

    灵隐,深处杭州市干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北高峰、龙门山和天竺山间,离城区五六公里。景区内既有我国著名的古刹灵隐寺,自五代至宋、元的石窟艺术,也有奇妙幽深的天然洞壑,历代帝王贤达、文人稚士咏诵者络绎不绝,可谓名山胜水、文物荟萃。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相传印度僧人慧理来杭,见飞来峰峰奇石朴,洞壑遭幽,惊奇地说:此为天竺灵鹫峰小岭,不知何代飞来?”当时人们都不相信,理公又说: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修行,必相随至此。于是他就在洞口一呼,果然有二猿出来。借此因缘理公连建五刹,灵鹫、灵山、灵蜂等寺或废或更,而独灵隐寺延续至今。

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公元10世纪时,五代吴越国王钱俶祟信佛教。大建寺宇。当时灵隐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房屋一千三百余间,僧徒达三干人。宋代苏东坡在题灵隐寺的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哺之句。明代张岱在《西湖梦寻》里也有灵隐寺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煮米三担,可食千人的记载。说明灵隐寺虽几经变迁,其盛况却历久不衰。现在灵隐寺的寺宇,是19世纪以来重建的。

 

二、实习目的

   1)学习寺庙园林的布局特色和造园手法。

2)学习园林造景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造景手法。    

3)体会飞来峰自然山石对园林假山与置石艺术的启示。

 

三、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中,灵隐景区是杭州西湖年游客量最大的一个景区,总占地面积为16.67hm2,主要包括飞来峰景区、中华石窟景区、韬光观海景区、灵隐寺和天竺三寺,其中以灵隐北部景区的灵隐寺和飞来峰两处为代表,最受历代文人雅士青睐。

    灵隐寺地处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的谷地,建造者巧妙地利用山谷的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辉,清心深幽融然一体。从灵隐公共汽车站二寺门旧址,经合涧桥、春涂事,沿着飞来峰、灵隐涧,至壑雷亭、冷泉亭,即达灵隐寺前。灵隐寺的寺庙建筑格局为典型的中国佛寺院落布局结构,沿寺院的中轴线院落共分五进,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阁、华严殿。轴线东侧建筑以大悲楼为中心,分布有祖堂、方丈、客堂六和堂和斋堂等。轴线西侧的寺庙建筑采用散点式布局,以天王殿西侧的重枪歇山顶的罗汉堂占地面积最大,东侧则为院落式布局。

飞来峰位于灵隐寺南部,为脱离大山而独立存在的小山,与灵隐寺相峙成景,海拔168m,林木苍郁,怪石峥嵘,翠拥螺攒玉作堆,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沿着迂回的小径,拾级攀登,但见岩石特异,若犊骇,若隼立,若豹跃,若虎踞,若蛇逝,若棋置剑植,衡从僵仰,益玩益奇。参天古木,盘根错节,挺立于峨岩峭壁之间,丹葩翠蕤,荫天蔽日。一泓清泉,沿着飞来峰麓曲折奔突。岩间路边,芳草佳木,点缀其间,浑然天成,绝妙图画,令人流连忘返。

    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七十二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现仅存的几个洞,主要集中在飞来峰的东南一侧。龙泓洞位于飞来峰东麓,前接迴龙桥,后通冷泉涧,相传因洞中藏龙而得名。曾知一从水,会有老龙蟠,即是咏此。洞内有通天洞、一线天、观世音造像等景物,在观音像的右侧还有一个小小的洞窟。要爬着才能进去,传说宋代的时候,有人进去采石乳,不停地往里走,忽然听到有风浪篙橹之声,于是说此洞可通钱塘江南岸的萧山。

    出龙泓洞,绕行理公塔,沿曲径前行,就到了玉乳洞。洞高2~3m 是个循水平方向发育的水平溶洞。洞内岩液沁凝,山泉涓滴,终年不竭,曲室相连,幽暗深邃。因洞内镌刻着二十多尊真人大小的罗汉,故又名罗汉洞。又因过去曾栖有许多蝙蝠,又俗称蝙蝠洞。传说东吴赤乌二年239葛孝先在此得道成仙,故洞又名岩石室。洞内钟乳岩石千姿百态,如冰柱,似玉笋,奇石嶙峋,如刻似雕。

    青林洞在玉乳洞之右,洞口如虎口,俗称老虎洞。洞口朝东,高约40m 30~35m,长约50m 洞高2~3m。洞内可容百余人,藤萝蔓绕,峰石纵横,洞中有石,题有金光两字,又名金光洞。洞旁有育林岩.岩多储桂,凌冬不凋,故又称青林洞:由于储桂芳香,又名香林洞

    射旭洞与龙乱洞相通,地质上称垂直溶洞。此洞形如狭巷,洞底宽3~4m,顶宽却不足0.5m,上方有一石隙与洞外地面相通,抬头仰望,微露一线天光,故名一线天。

呼猿洞位于冷泉上,洞口狭长。洞厅宽敞,两侧有幽暗通道,深不可测。《天竺山志》称:呼猿洞外狭内广,堂皇深邃,冥苦长夜,索炬偃行,可四五百步,不敢深入,故人惮而未详。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东晋慧理曾养黑、白二猿于此。至宋时,有位叫智一的僧人探访旧迹,仍畜猿于山间,每临润长啸,即群猿毕集,人称猿父。好事者常布施食物喂养猿猴,故上有饭猿台。

 

3.2造景理法

从寺庙园林的类型来看,灵隐寺的园林主要包括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及其周边区域的园林,如飞来峰景区。建造者深谙灵隐之地宜,相地造园,因境成景。

 

3.2.1相地之胜,立意新奇

灵隐所处山林谷地为杭州最胜之域,林深谷幽,景致奇胜,泉眼遍地,水源不断,流派分明。于是,建造者选择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的谷地,称此地为仙灵所隐,地南的飞来峰,以其奇特的山石洞壑景致,称其灵鹫飞来。其相地与立意将灵隐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佛教宣扬的天国仙境和因果理论相结合,为招揽香客、建造寺庙及其园林环境奠定了地利、人和两大先决条件。

 

3.2.2缘水设路,借水造景

    沿灵隐涧溯源而上。沿途流水淙淙,林木葱郁。设计者利用山涧的流派来组织游线,灵隐路沿灵隐润将游人引至合涧桥,从此往西溯源而上则至灵隐寺,往南缘涧而行可通往天竺三寺。往灵隐方向,过了冷泉,其水上游为三流汇合而成,其西北一支沿水设韬光径再将香客、游人引往韬光禅寺。因此,水系成了香客进香、游客观光的指引道,成了灵隐景区游线组织的重要因素。

    从灵隐浦到合涧桥之水,再到冷泉、温泉、澧泉,灵隐之水,一直是文人雅士撰文颂咏的主要对象。于是,灵隐的许多景点建筑都依水而设,因水成景。从合涧桥到迴龙桥和春淙亭、壑雷亭、冷泉亭,直至灵隐寺前。景因水成,名由水来。

另外,灵隐寺内也有多处利用山泉、池水造景构园。如罗汉堂西北角山坡上有一冽泉,借助黄石假山造景理水,营造自然瀑布溪涧,将泉水隐至坡下阿耨达池,为池旁有一具德亭,为六角攒尖顶,以纪念临济宗师具德。在大悲楼下,引山上泉水,设一方池,因池小,取名蘸笔池。又如藏经阁东侧结合挡土墙和排水沟设置了两个不同高差的水池,既解决了排水的间题,又起到了一定的调节小气候和造景的目的。

 

3.2.3借地之宜,设亭立意

    亭子是灵隐寺寺庙园林中成景、得景的重要建筑,也是因地制宜、借景随机的代表作。灵隐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亭,如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记载由于当时冷泉深广可通舟楫,唐代相里君等五位当官者相继在水中建有虚白亭、候仙亭、观风亭、见山亭和冷泉亭,五亭相望,如指之列,美景尽收。但由于历史衍替、山水变迁,许多亭都已消失,其中冷泉亭也由于水流冲毁,而从水中移至现址。

    冷泉亭得名于冷泉,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记载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可见冷泉亭为因境成景之佳例。现址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登上冷泉亭,仰看飞来峰,岩窦嵌空,怪石峥嵘,杂树芳草,阴翳幽森:俯看冷泉水,湛净明碧,沁人肺腑,波光山影,相映生辉。置身其中,犹人图画之中,为观景、纳凉、赏月、抒怀之佳所。但与古时冷泉亭相比,在因近求高、近水得月等方面都稍有逊色。

    壑雷亭位于冷泉事东侧,初建于宋,取苏轼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故名。亭址处水面狭窄,原有冷泉闸,每兴夏雨季节。冷泉水暴涨,开闸放水时,泉水穿过飞来峰下的石洞,猛烈地冲击山涧中的巨石,发出震耳响声,登亭听来犹如壑雷之感。

    春淙亭原是合涧桥上的木结构亭,后将此名移至现址迴龙桥上亭。此亭与冷泉亭、壑雷亭相比,亭立桥上,沿水系上下而视,视线更加深远。水从桥下流过,虽经秋冬、春夏涧水有变化,水声有时浙沥幽咽,时而激越澎湃,更具听泉之情。

翠微亭位于灵隐寺正对面的飞来峰山腰,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岳飞而建。此亭为重檐西角亭,雄踞山腰,峭然耸立,掩映于苍松古木之中,亭前设有平台,下可俯览冷泉水,远眺灵隐寺。亭址位于灵隐寺中轴线南延长线上,延续了灵隐寺建筑的轴线,成为灵隐寺的对景,加强了飞来峰与灵隐寺之间的联系。

 

3.2.4顺应自然,因境构室

灵隐寺所在谷地地势较为平缓,建造者利用北高峰山麓缓坡的地形,结合建筑地坪逐步抬升、调整建筑体量等设计手法,使灵隐寺获得鳞次栉比,气势壮观的景象。同时为了与飞来峰体量相适应,互成对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采用了较大尺度和体量的建筑,其中仿唐式建筑的大雄宝殿更高达33.6m

 

3.2.5造化神秀,因势利导

    飞来峰由于地质原因,形成非常奇特的洞壑山石景观。为了展示形态各异、变幻万千的自然景观,设计者因势利导地规划了游览道路,沿途景色丰富。步移景异。游人时而穿洞而行,时而缘坡而走,时而临深渊,时而履平地,景观空间也随之变换,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时而昏暗,时而敞亮。

飞来峰处处是景,有着丰富的峰、峦、洞、壑等山石景观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向大自然学习山石艺术的极好机会。师法自然,我们可以从天然的山石中发现园林中假山艺术的内涵所在,领悟山石结合的内在原理,或许还可从中发现假山结合的十字诀的构造原形。

 

四、实习作业

    (l草测一组寺院院落平面图,并标注主要园林树木的种类。

    (2自选冷泉亭、壑雷亭、春淙亭、翠微亭及其环境速写2幅。

    (3自选飞来峰山石洞壑。速写2幅。

 

 

 

 

 

 

 

 

 

 

 

 

 

 

 

 

 

 

 

 

 

 

 

 

 

 

 

 

 

 

西泠印社

一、背景资料

    西泠印社社址远含山色,近挹湖光,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五亩坡地,依山傍水,以泉衬石,水随岩转,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茂林修竹,佳木繁荫,方寸之中,气象万千。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1904清光绪三十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褆、叶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发起创建西泠印社,1905年,仰贤亭建成;1910年,造石圆桌;1911年扩小盘古、得印泉;1912年建石交亭、山川雨露图书室、斯文、宝印山房,立壬子题名刻石1913年,疏浚印泉。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1913年,近代金石书画界泰斗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海内外印人云起景从,人社者均为情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字等之专家。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大的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极为崇高的学术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西泠印社现有柏堂、竹阁、仰贤亭、四照阁、题襟馆、观乐楼、还朴精庐、华严经塔等建筑。各抱地势,参差错落。其间有印泉、闲泉和潜泉,幽雅清静。亭阁内嵌有清代印人画像石刻及印学大师丁敬的墨迹石刻,岩璧上存有众多名家的摩崖题记。还建有汉三老石室,室内保存的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和历代碑刻,有重要历史价值。园林之巧,诗韵隽永,被称为湖山最胜。原有石交亭宝印山房、印社藏书处福连精舍等建筑,现均不存。

 

二、实习目的

1学习台地园的处理手法,体会因山构室的园林设计思想。

    (2体会园林空间序列组织的起承转合。

3体会风景名胜区景观体系建构中景观层次的相互联系。

 

三、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计成在《园冶》中曾指出: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自然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成穴麓,培土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西泠印社依山而起,大致可分为山下、山腰、山顶三层台地以及后山四大景区,占地约2hm2。山下南向与外西湖隔路相连,入口园门相对西湖湖体形成框景,将湖中景色纳人园中。景色相互渗透,可纳湖中岛景。园中以柏堂为中心,东西各连廊宇,堂前挖一水池。绕过以柏堂为主体的山下庭院,同时出现三条上山路径,三条上山道路分为东、中、西三个方位,而这其中以石牌坊最为明显,引导游人选择道路的作用更为明显,可见标志物对游人的导向性作用。山路沿等高线上升,每到线路转折或坡度变化的地方,都会有建筑或标志物作为引导,一方面对游人的行走节奏加以控制,另一方面适时的对景、框景的巧妙运用,使园林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山路各节点位置依次布置有山川雨露图书室仰贤亭,原本还有石交亭宝印山房、印社藏书处福连精舍等建筑,现均不存。建筑体量并不大,均依山而建,建筑形式与山势变化结合紧密,犹如山体中天生而出,彰显因山构室的精到处理。穿仰贤亭西门洞而过。即可见对景印泉。经鸿雪径到达山顶,鸿雪径华严经塔形成对景与框景。山顶平台占地1600多平方米,山顶中间有一水池,并建有华严塔、四照阁、题襟馆、观乐楼等建筑,建筑围绕水池,占周边用地,相互呼应。华岩经石塔为山顶区域标志性主景,而四照阁题襟馆成为因借西湖美景,联系内部景致的视线转换节点。寻桥过小龙泓洞,进人后山景区。

      西泠印社是中国传统台地园的范例,其建筑物巧借自然之势,各抱地势,布局灵活,参差有致地布置于山坡的不同标高之上,融于自然山林之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在节点形式选择上,使用两种方式,一种以建筑作为节点,另外一种则以不同形式的泉池作为景观映衬,使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

 

3.2空间序列的组织

根据西泠印社的布局特点,从入口至山顶庭院大致可分为五段。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在成景序列中各有其特殊的作用。

 

3.2.1起景

由入口至柏堂:沿西湖孤山路可至园门人口,园门不大,门洞上有额,刻有西泠印社四字,朴素典雅,别具一格,成为全园景观构成的起点。步人园中,为一封闭式布局庭院,四周风景顿收,思绪由外至内,收于园中。庭院之北为主体建筑柏堂,西有竹阁,小巧玲珑,作为陪衬。由围墙、廊、柏堂、竹阁围成的空间有几个豁口,特别强调上山去的通道,所以东为实墙,不作漏窗,北端又是一廊子,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整个入口起景,空间以收为主,封闭式庭院布局,起到了很好的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组景效果。

 

3.2.2承景

由石牌坊至印泉:经柏堂、书碑廊西行,在上山的蹬道石阶上,矗立着一座石牌坊,朴素无华,引人人胜,四周古木垂萝,郁郁葱葱,清宁幽雅。石阶和树木构成了该段的重要组景因素,形成景观的过渡地带,拾阶而上,眼前己是山穷水尽,峰回路转,却又是柳暗花明”——山川雨露室和仰贤亭呈现于眼前。整个景段布局短小精悍,正所谓即起即承,即承即转,空间变化收中有放,有曲径通幽,含蓄蕴藉之感。“‘山川雨露室造型朴实,体态轻盈,巧取山势,横向展开,与行进方向垂直,使山上山下组景空间分开。

 

3.2.3转景

      由印泉至四照阁:过山川雨露室迎面可见一巨石,石上刻有印泉,石下为清泉小池。从印泉折向东,经鸿雪径的导引,至临崖而筑的四照阁,侧墙一挡,视线反弹,有石级指路,由东转向北,可直达山顶庭院。但整个景段似乎显得平淡,然却是别有用心,从印泉至山顶,园路随地势生长延伸、曲折转向、步步高升,造成一种力的倾向,使心理场在空间场的作用下,具有一种张力运动的惯性,导致心理的期待、悬想和寻觅的视觉追踪,可谓转之又承承之又转的组景序列变化,为高潮的到来作情绪的酝酿和铺垫。空间变化由收至放,由闭至开,与入口的取得了很好的抑扬呼应。

 

3.2.4高潮

山顶庭院:山顶庭院景观组织更妙,中心一石池,实中有虚。建筑布置于四周,南面临崖,西有观乐楼、汉三老石室、吴昌硕纪念馆,东有题襟馆,北方整台地上立八角形十一级玲珑小巧的华严经石塔,成为整个庭院的构图中心,也是孤山景色的重要点缀。总的空间围而不合,以虚为主,可以感到有空间的内聚之感,又能因借西湖之景,内外相结合。山顶庭院通过华严经塔作为整个序列意境的最高升华,起到控制组景序列节奏、升华意境的作用。

 

3.2.5结景

    从小龙乱洞至后山:沿山顶庭院的小龙祝洞北行,则构成序列的延伸和空间的再度收闭,起到合中有起的组景,景断意联,留有余味,取得景观构成的延续,成为新的组景序列的起点。

总之,西泠印社在组景序列中采用灵活的分散式布局,在序列组织和空间变化上颇具派心。此外,建筑与地势巧妙结合,园林小品的环境渲染,更使组景序列增色不少。

 

3.3景观层次控制

西泠印社作为典型的台地园林,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范畴。其内部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景观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主景、次景以及配景等多种构景要素组成,但同时作为西湖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景点,它同样在大的景观体系中充当一个景观角色,这就要求在内部景观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必然要与西湖风景区内的其他景点利用各种方式取得联系,而在这方面四照阁建筑、题襟馆前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西泠印社内部起到稳定景观构架的作用,同时又成为内外联系的枢纽,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风景名胜区、景区、景点等等之间都存在着层次鲜明的网络化格局,这同时说明,在做局部设计的时候,形成完善的内部景观体系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还需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与外界取得联系,并将这种与外界的联系表现为最大的景观化。

 

四、实习作业

    (l草测西泠印社前山平面及竖向。

    (2以西泠印社为例,总结台地园的造园理法。

    (3速写l~2幅。

 

 

 

 

 

 

 

 

 

 

 

 

 


曲院风荷

一、背景资料

    曲院风荷公园位于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遥相望。公园东起苏堤跨虹、东浦桥,沿岳湖、金沙港一直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占地28.4hm2是西湖环湖绿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景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全园的布局突出碧、红、香、凉四个字,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公园的水面设计突出风荷的景色,而在公园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设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渠万斛香的游览胜地。

    曲院风荷,南宋时称麯院荷风麯院原是指南宋朝廷开设的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在今日的九里松东,洪水桥一带。当时。金沙涧水在此流人西湖,麯院取金沙涧水酿酒,并在湖中种植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令人不饮亦醉,因名麯院荷风。后结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地在苏堤跨虹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麯院曲院,易荷风风荷,遂名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御碑亭。一时之胜的曲院风荷园林,在咸丰末年1861毁于兵燹,官宦富豪随之侵园为居。1950年,曲院风荷仅剩一碑一亭半亩地,濒湖荷花少许。如今新建的曲院风荷公园其规模、园林景观都远胜前代。

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自20世纪60年代规划修建以来,共修砌61座植荷池台,栽种42种荷花和6种睡莲,铺设三处大草坪,建起了观荷赏花的廊阁亭台。1983年风荷景区建成开放。1985年滨湖密林区开放,内有大型石舫湛碧楼。1996年景区内充实了酒文化内容,并首次举办了西湖酒文化节。院内增辟的酒苑,有仿南宋官酿作坊的酒道探源陈列,并引进曲水流觞一景,使曲院风荷重又翻起酒香。2003年设南宋酒文化陈列,用壁画、场景复原等手法生动地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不但可了解南宋酒文化内涵,且可品尝南宋名酒。

 

二、实习目的

    1)了解在公园规划中如何根据功能和造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好总体布局。使之与整个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保证传统特色。

    2)了解规划中如何统筹景观序列的起、承、转、合,使之交替变化,引人人胜。

    3)学习通过运用建筑、植物、水体、山石、桥等各种构景要素的多变组合来突出主题,在竹素园内通过建筑的曲折围合,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来营造多样的空间层次。观察建筑与水体的结合、山石与水体的结合、小品与水体、建筑的结合,驳岸的处理。

4学习不同空间环境中的植物配置,以及在基本无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植物的各种特性来营造空间并产生层次与空间的开合变化。

 

三、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全园划分为五个景区:

    岳湖景区为开朗空间是序幕;

    竹素园景区为内向的庭院空间是起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风荷景区和曲院景区是高潮,表现曲院风荷的主题;    

密林区则是尾声,使人陶醉于自然之中

有余味不尽之感。

 

3.1.1岳湖景区

    包括庙前广场、碑亭和岳湖。以岳庙山门为中轴线,统筹安排两旁的服务建筑,组

织庙前广场空间,衬托岳庙大门。岳湖景区保存了清康熙帝御题的曲院风荷景碑小

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题西湖十景原碑之一。

 

3.1.2竹素园景区

    这里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湖山春社,现在还保存着一座青石小桥和一块清乾隆皇帝御笔的汉白玉碑。景区设计仿湖山春社,恢复竹素园,园中以竹类为主,平时作为展览场地用。

    竹素园在曲院风荷沿北山街一侧。清雍正四年1726和九年1731,浙江巡抚后改总督李卫两次疏浚西湖之后,新增了西湖十八景湖山春社就是其中之一。湖山春社建好之后,李卫又在庙右辟地为园,修筑竹素园。凿池置石,构筑亭轩,栽四时花木,引栖霞桃溪水环绕园内。

竹素园先后几次被毁,几次重修,1991~1996年重建,2003年对其进行了整治。如今的竹素园占地面积近2m2,仿湖山春社的布局恢复,建有聚景楼、十二花神廊、临花舫等原古园景观,采用仿宋代结构,并用太湖石筑起小桥曲水,相得益彰。园内栽梅、桂等四季花木,置松、柏盆景百余盆。整个竹素园植物配置以竹为基调,突出幽趣,体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竹素园与旁边的江南名石苑连成一体。江南名石苑集中陈列着江南的各类名石,其中有一块大型英石绉云峰,为名石苑中的极品。此石高2.6m 狭腰处仅0.4m,以其瘦、皱,形同云立,纹比波摇,体态秀润,天趣宛然而著名,与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像园的玉玲珑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3.1.3风荷景区

以荷花他为中心,占地108亩,有水面36亩,池中种植近百个品种的荷花,沿池布置道路和建筑。北面的迎熏阁是此区的主体建筑,从此南望荷花池,设计了一条透景线,池中的碧莲洲,是环池观荷视线的焦点。池面园桥六座,以平曲桥为主,便于游人近观荷莲景色,人行其中,仿佛行走在莲荷丛中。

 

3.1.4曲院景区

    由水杉密林围合成的园中之园,以建筑、围廊组成各种院落,空间有开有合,疏密有致,成为名副其实的曲院。

    荷香酒做位于曲院景区内,往玉带桥方向而去,即见此建筑。主体建筑为二层仿古庭院式,北侧设一回廊。它以餐饮经营为主,里面陈设内容皆以风的故事、荷的风采为主题,通过壁面木制透雕、玻璃装饰、国画、书法小品、玻璃彩绘等装饰艺术手法展现荷之百态,并配以咏荷吟风为内容的楹联,营造酒香与荷香交融的美妙意境。每到夏季,菱荷深处飘来清香,在此赏荷品酒,不觉陶醉于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熏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的意境中。

御酒坊在曲院景区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酒文化,博大高雅,源远流长。西湖山水之间,同样也弥漫着酒文化浓郁的醉香。北宋时,杭州取西湖水酿酒,已非常有名。2003年,在曲院风荷公园内重修这千年古迹。新建的御酒坊占地约1.3万㎡,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蓉万斛香的游览胜地。酒坊内有场景复原、壁画、微缩景观、实物陈列,生动地展示了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游人至此,不但可以了解南宋酒文化的内涵,而且可以品尝到南宋名酒

 

3.1.5滨湖密林区

公园的安静休息区。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位于公园西部。濒临金沙港畔的密林度假村,绿树遮天,地被植物如茵。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供游人租用,同时还出租吊床、营帐和炊具等供游人野炊。

 

 3.2山水地形

    全园地势低平,没有大的地形起伏变化。北部入口稍高,中部利用开挖水面的土方局部做土阜以丰富景观,其余各地多为平地。

园内水系发达。西部山区下泻之雨水通过环碧桥、流金桥以及金沙港等入园,园内港汊纵横,向东汇流进岳湖和西里湖。风荷景区开凿的水面则取南北向布置主要景观,东西向以丰富的植物成景。

 

3.3建筑小品

    全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布局疏朗,多为点状建筑,设置在景观的关键节点,其他大部分面积均为水面、绿地。

    为品赏荷花,在风荷景区建有迎薰阁,居于园林之北的最高处,是登高远视之所,在这里可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芸荷香到门的意境。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人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及寄离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迎薰阁南望的主要对景是吟红榭,一组亭廊榭组合建筑。在湖面主要视线焦点的东、西两侧各建一亭形成夹景,丰富他边景观。

    风荷景区的桥均为低平的小桥,桥面贴水,桥栏低矮,便于游人近距离欣赏荷花,横跨岳湖的曲桥更是转折于荷叶之中。

    荷香酒溢和御酒坊以及公园北入口的亭廊组合、江南名石苑等建筑均为仿南宋古建形式。建筑多为木构,但修饰较少,风格较为朴实。

    靠近西里湖的湛碧楼是曲院风荷一组向外观景的建筑,现辟为茶室。该组建筑以水杉密林为背景,前临开阔的西里湖,一座石舫形制的建筑伸入水面。周围遍植荷花,是远眺苏堤和西湖东、南诸景的观景点,也是从苏堤西望的重要景观点,起到了观景与被看的双重作用。

景区内还有著名的玉带晴虹景观,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载:金沙港在里湖之西,与苏堤之望山桥对,适当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1730,浙江总督李卫爱其形胜,便于堤上构筑石梁,使舟楫得以进出,桥设三洞,状如带环,上构红亭,飞革高骞,晴光照灼时,俨如长虹卧波,故名。1982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修建玉带桥,复建重檐桥亭和雪花白石栏,恢复了景观。游人置身桥上,湖西山水尽收眼帘。同时,它作为湖西旅游景点借景的最佳景观之一,已成为杭州西湖的景观标志之一。

 

3.4植物配置

    全园以夏秋景为主的植物景观,使水面、陆地相互映衬,达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独有景观效果。以曲院风荷这一意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突出体现风荷评彩之意趣,充分利用曲折迂回、开合多变的大小湖面,种植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并点缀适量的睡莲,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在密林区以水杉为主成片栽植,挺拔的树干森立,林荫匝地,形成密林区主要的景观。从苏堤、花港观鱼等处远观密林区的水杉挺拔浓郁,加之水中倒影,与开阔的水面形成横、竖对比,深绿色的枝叶也与周围其他植物的色彩有明显差别。秋冬之际绿叶转红,冬季水杉丛生的枝条也别具风格。

水际和草坪的植物配置多以低矮的花灌木为主,在岸边视线集中的地带点缀红枫等植物。注重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四、实习作业

    (1分析曲院风荷植物造景的分区、特点。

    (2实测三处草坪空间的平面和立面,分析其植物布置方式,植物的景观层次、季相景观等特点。

    (3实测园内桥梁6处,分析其造景特点,桥头植物配置方法。

4速写3幅,其中络云峰山石及环境为必选。

 

 

 

 

 

 

 

 

 

 

 

 

 

 

 

 

 

 

 

 

 

 

 

 

 

 

 

 

 

 

 

 

 

 

 

 

 

 

 

 

 

<上海篇>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一、背景资料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系中的辰山,是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共建的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全园占地面积约207公顷,由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构成。中心展示区布置了26个植物专类园,分别是华东区系园、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儿童植物园、藤蔓园、植物造型园、珍稀植物园、球宿根园、观赏草园、旱生植物园、新品种展示园、芍药园、金缕梅园、木樨园、植物迷宫、油料植物园、纤维植物园、染料植物园、蔬菜园、槭树园、水生植物园、月季园、春景园、盲人植物园、植物系统园和国树国花园。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以全长4500米、平均高度6米的绿环围合而成,绿环既展示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又将综合楼、科研中心和展览温室三座建筑联系在一起。

二、重点区域介绍

    1、岩石与药用植物园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面积20000平方米,由废弃的采石矿坑遗迹改造而成。将采石坑遗址通过利用岩石和变化的地形,对裸露岩壁进行景观修复,创造适合岩生、旱生植物生长的地形地势,结合药用植物展示和收集,形成了岩石药用植物园。这里主要收集华东适生性药用植物、岩生植物和芳香植物,现有植物1000余种。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主要分为:中药植物区、岩石植物区、保健植物区和荫生植物区。

    中药植物区占地面积约4316平方米,种植面积为1957平方米。我国具有令世界瞩目的中华医药宝库,应用于中医药的植物达1.1万余种,这些植物形态多样,有乔木、灌木、草本,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中相当一部分除药用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保健植物区占地面积3528平方米,种植面积709平方米。药用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药用植物。本区域按养生保健功能,主要种植芳香型保健植物、食用型保健植物和悬钩子属保健植物。

荫生植物区占地面积4207平方米。原有的香樟林为生长于林下湿润环境的植物营造了适宜的生境。植物种植区域配备了喷雾系统,增加小环境的湿度,同时营造出朦胧仙境的景观效果。

    该区主要收集淫羊藿属、鼠尾草属、虾脊兰属、苔草属、紫金牛属、过路黄属、马蓝属、万寿竹属、油点草属、蜘蛛抱蛋属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药植物,代表植物有:箭叶淫羊藿、三枝九叶草、丹参、虾脊兰、浆果苔草、紫金牛、百两金、九头狮子草、万寿竹、油点草、卷丹、天目贝母、九龙盘等。

    岩石植物区面积为2303平方米,主要展示的是岩石与植物的自然结合。主要分为中心主景区、戈壁砾石区、花坡区、丘陵草甸景区、墙垣区、外来植物区。

中心主景区。利用地形造景,营造以瀑布、溪流、水上石板路等组成的主景区,以瀑布和小池塘为中心,沿着环形小石径,高低分布十多块种植区。植物有常绿落叶相衬的红羽毛枫和赤楠、苍劲古朴的游龙松、株型别致的宝塔火棘、矮化的金钱松、具有东方韵味的丛杆黑松、华盖如伞的小叶垂榆,以及水竹芋、梭鱼草、花菖蒲、彩虹鸢尾、白鹭草等挺水植物,和几缸睡莲、碗莲等水生植物。

    戈壁砾石区,一处在主景区的挡土墙下,是景观重点区域之一,以放射状叶片的种类为基调植物,用澳洲朱蕉、丝兰、龙舌兰、耐寒仙人掌、狐尾天门冬等植物来展现碎石滩和戈壁荒坡景观。另一处在环绕草丘平台脚下,模拟戈壁风光,铺上一层和岩石近似色彩的碎砾石,在砾石上稀疏点缀植物,如千叶兰等。

花坡区位于山洞上方,落差较大。以宿根花卉块面搭配,花色丰富,花期搭配,主要观赏期在4-7月。主要品种有红色系的火炬花、红花萱草,橙色系的黄花菜,黄色系的黄金菊、金鸡菊,白色系的大滨菊、毛地黄钓钟柳、千鸟花,蓝色系的紫露草,紫色系的柳叶马鞭草、紫花美女樱、松果菊,混色系的蜀葵、大花秋葵。

    丘陵草甸景区,岩壁下大面积缓坡中,点缀一组组大石头,种植生长强健、自然野趣的观赏草,从晚夏到深冬,观赏草朴素而充满动感的花序,给人以别样的景致。

    墙垣区。在几处景观墙和挡土墙的石隙中,种植上十分耐干旱的景天科植物、多肉植物和小型观赏草,为生硬的墙体平添几分生机。

外来植物区。以种植外来植物为主,有来自澳洲、欧洲、南非、美洲等地的植物,呈现出一派异域风情,也成为这些外来植物的集中试验地。

2、矿坑花园

    矿坑花园面积约39000平方米,这里原来是辰山采石场的西矿坑。根据原有生态地貌,将场地中的后工业元素、辰山文化与植物园的特性整合为一体,改造成了现在的镜湖区、台地区、望花区和深潭区四个区域。这里有1000多种植物。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辰山南坡被用作开采建筑石材的场地,采石挖掘后留下东西两个采石场遗址。其中西侧采石区在山体开采完后,又向地下纵深挖掘,深入地面六十余米,形成了面积达10000平米的人工深潭,潭水水面离地面30余米,深30余米,悬崖峭壁高30至100米。这就是深潭区。在矿坑崖壁上开凿山瀑,展现水帘飞悬、雾气弥漫的瀑布景观。

    台地区是充分利用现存的矿场遗址,营造静谧的空间。台地边缘将原有挡土墙打断、改造,并以铁锈钢板覆盖部分区域,以消除原有匀质阶梯的单调感。台地区在已有竹类植物密林的基础上加以梳理,形成秘园空间,种植阴性观赏花卉;同时在外侧台地边缘种植阳性观赏花卉,展现丰富的色彩。台地区有条通往辰山山顶的步道,山顶修有观景平台,可以在那里一览全园美景。

    望花区主打四季花海。通过结合地形,利用空间,种植以现有水杉林为基础,作为该专类园与外部空间的分区屏障,种植大量的开花乔灌木和地被花卉,四季繁花似锦、色彩艳丽。这里您能欣赏到的植物种类有:樱花、玉兰、含笑、锦葵、荚蒾、琼花、山茶花、八仙花、杜鹃、山茱萸等。

    镜湖区以镜湖为中心,建有必要的游览路径,作为观景空间和游览空间,是组织、协调整个场址的核心。镜湖中植有再力花、千屈菜等挺水植物,沿岸配有紫薇、醉鱼草、蛇鞭菊、松果菊等观花植物。

3、展览温室区

   展览温室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的东北角2号门内,是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等3个单体温室组成的温室群,总面积为12608平方米。其中,热带花果馆面积5521平方米,最高达21米,由风情花园,棕榈广场和经济植物区组成;沙生植物馆面积4320平方米,最高达19米,分别收集展示了澳洲、非洲和美洲的沙生植物;珍奇植物馆面积2767平方米,最高达16米,收集展示了表现植物生存和进化的奇特类型,如热带雨林现象,食虫植物,苏铁,蕨类,兰花和凤梨等等。

  展览温室与上海辰山植物园“绿环”地形密不可分,其平面形状和空间形态都与“绿环”的弯曲变化、高低起伏完全吻合。展览温室的建筑形态独特,采用弧形的大跨度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三角形分块夹胶玻璃覆盖,轻盈通透。展览温室所采用的自动气候控制系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成为服务上海辰山植物园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展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

4、春景园区

    辰山植物园春景园位于南侧,包括樱花园、海棠园、梅园、月季园等。品种丰富全面,春季观赏效果佳。

5、北美植物区

    北美洲与中国大陆同属大陆东海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北美植物区以竖林草地和花镜的形式种植原产北美洲的适生性植物,例如有柳栎,北美红栎,红花槭,北美鹅掌楸,北美枫香,加拿大紫荆,北美红杉,薄壳山核桃,北美红豆杉,美国红栌,美国黄栌。这个片区和我们国内传统的园林设计有鲜明的对比,国内园林面积小,北美植物区系选用的是西方园林设计,选用了大面积几何图形的梯形,相比较起来方方正正的中国元素,视觉效果更好。

    此外,该区域有全国最大的福禄考花田景观,最佳观赏期为4月。

 

三、园区导览

    推荐路线:春景园--->月季园--->新品种展示园--->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盲人植物园---> 温室 --->华东区系园--->槭树园--->蕨类植物园--->王莲池--->水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或鸢尾园

 

 

 

四、实习目的

   了解华东地区常用植物如月季、樱花、海棠等的新兴品种。

   认识一些岩生植物、蕨类植物、水生植物、药用兼观赏植物的种类。

   了解热带雨林植物、沙生植物、珍奇植物的种类。

五、实习作业

    整理各类植物各10-20种,共计70种左右。